关灯
护眼
字体:

闲话《都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月22号下午,在文化宫与文友闲聊时,文友对我说,都市(杂志)卖了,你知不知道?我摇了摇头。文友说,他是太原市文联的委员,以往每月免费赠送3本,今年一本也没有收到。文友这话,我信。现在什么事没有,企业的领导卖工厂,农村的头儿卖土地,这样的事情可谓司空见惯。

    都市是太原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刊物。其前身太原文艺创办于1959年1月。1962年停刊。1979年复刊并向全国公开发行。1984年,太原文艺改刊为城市文学,1992年又改为都市。

    作为一个业余作者,我与都市有着特殊的情感。我的处女作白杨树下就发表在1981年的太原文艺上。后来的城市文学和都市陆续发表过我的不少作品。像短篇小说寻找那半个圆、关于剪彩中发生的几个故事、钥匙、父亲;中篇小说蔷薇坡上的居民们、雪儿;散文乡村故事、愧对母亲等等。1997年,都市还在“本土作家”的栏目里为我发了专辑。可以说,都市是引领我走向文学创作道路的向导。

    这些年,都市和许多文学期刊一样,坎坎坷坷,举步为艰。据说,征订的数量一路下滑,由前几年的4位数跌到3位数再跌到2位数。这个时候的都市如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蓬头垢面、少爹没娘的流浪儿。不过,这不能怪孩子,他们或许有一千种理由一万个借口,但作为它的“监护人”做父母的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这几年,我们山西人喊的最响的口号就是“打造文化强省”而作为省会的太原责无旁贷地应该走在前面。我想,文化应该包括文学和艺术。而都市是我们太原市文联唯一的一本文学刊物,如现在的“独生子女”本应该得到宠爱,本应该得到众多人的呵护,本应该在这关键时刻首当其冲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怎么却抱头鼠窜当了逃兵,怎么却销声匿迹没了踪影?我现在很是纳闷,这都市又不少哪个人的,怎么说卖就能卖了,想卖就能卖了!再者,这做父母的也够狠心,够缺德的。自己抚养了多年的孩子怎么就不心疼,就舍得卖给他人,也不怕人家虐待?

    不过,说是说,如果都市真的卖给了别人,咱也是“日本人吃高粱面,没得法子”只是觉得有点惋惜。写一篇小文,发几句感慨,权当凭吊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