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乡行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朝天启年间,朝中一位高官姓许名匡字修正,不满朝廷腐败,贪官横行,心灰意冷,执意辞官归隐。路过许庄——那时还不叫许庄,悦其田肥水美,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崇尚礼仪,遂于此筑庐隐居,终日与烟波钓徒为伍,农夫百姓为邻,恬淡祥和,怡然自得。他秉性正直,乐于助人,善解民忧,在乡里主持正义,非常公平,颇受称赞,乡民每有争论不决之事,便请他出面裁决,不偏不倚,秉公而断。时人评说:“宁为刑罚所加,不为许公所短”在方圆百里声望极高,有口皆碑,有目共睹。后来朝廷闻其名,累召复官,皆不应。八十六岁逝世时,官吏士民万人空巷,争相为他送葬,墓地四周遍植松柏,众人共为刊石立碑,永垂青史,教诫后人。

    三年前公路改造,墓地正在规划范围内,许氏后人申明大义,共同协作,将墓迁移至现在位置。

    原来弯弯曲曲千疮百孔的小柏油路,扩修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方便了沿路百姓。以前乘车去县城要两个多小时,现在仅需40分钟。通车不久,便出了问题,许庄和沿路村民接二连三遭遇车祸,一些人便猜想是迁坟坏了风水,修正公不再庇护黎民子孙。许氏后人找到族长许永顺,请他出面主持祭祀大典,祈求先祖佑护子孙平平安安,合家安康。

    一大早,许氏子孙齐集修正公墓前,黑压压几百人面朝西北,肃穆而立,人人怀着虔诚敬畏之情,气氛庄严。

    祖先做过有益于百姓的善事,理应得到后人敬仰祭拜,不啻为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善良正义的一种方法,也能增强大家团结友爱之凝聚力。至于许多人迷信,因果报应的消极思想,也正是许万中所反对的。

    仪式即将开始时,从对面小道上走过来一位老婆婆,下半身尽被金色麦浪遮掩,胳膊上挎一只竹篮子,几页烧纸从篮子里探出头,一起一伏,随风抖动。

    众人目光被吸引过去。

    莫非她也是来祭祖?

    老婆婆满头白发,胖胖的,挺富态,一看就知是位有福人。

    旺水老汉捋捋山羊胡,定睛眺望片刻,连忙拄着拐杖迎上去,热情招呼“老嫂子,你也来了。”

    老人理一理垂下的一绺头发“哟呵,今儿个咋恁多人呀?”

    “老嫂子,今天是俺们大家共祭修正公。”

    老婆婆笑笑“哦——今天是修正公的生日,应当祭一祭,好多年没有大祭了,今天来这么多人不容易。修正公可是个大好人啊,千万不敢忘记呀。”

    “嗯,是,是不能忘,许姓人丁旺盛,子孙众多,这是祖上修下的大恩德呀,咋能忘哩。咳,年轻人对这事不热乎了,今后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住修正公了。多谢老嫂子还记挂着这日子,真难得,俺这许氏子孙也没有多少记住的了,俺代表许氏子孙感谢你了。”说完,旺水老汉紧捉拐棍,往后挪半步,勾下头,低下腰,向老太太恭恭敬敬地心悦诚服地深深鞠了一躬。旺水老汉一辈子心气傲,没服过谁,这次当着儿孙几百口子向外村一个老婆婆弯腰施礼,令在场的每一个人动容。许万中更是感到了强烈震颤。修正公死了几百年了,还有这么大的人格魅力,一位外姓老人还记住他的生日,特意来烧纸,完全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老婆婆急忙抓着旺水老汉的袖子“大水兄弟,别,起来,俺可受不起喽。修正公是个大好人,从小就听俺爷讲过好多他的事。”老婆婆说着,将篮子里祭品递过去,永顺连忙迎上前,双手接过来,毕恭毕敬摆到供桌上,返身搀扶着老婆婆站到人群的前排。

    许万中走过去,悄声问:“旺水老叔,这老人是谁,我咋没见过?”

    旺水老汉微微笑笑,拈一拈稀疏的山羊胡,得意地说:“你出去的早,不知道。她不是咱许姓人,是北边十里庙的,为修正公事所感,常拿修正公的事教育子孙,仨儿子一群孙子都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和睦人家,你看,她比俺还大三岁哩,身体还这般硬朗,多亏了咱祖先的阴德,佑护附近百姓,造福一方。年年修正公生日这天,她都忘不了来拜拜。”

    许万中心里又是一阵颤动。

    祭拜仪式开始了。

    许姓现任族长许永顺主祭,许旺水、许万中及其他几个年纪大的老人陪祭,后边呼啦啦跪下一大片许氏后裔,场面宏大,气势壮观。仪式基本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又摈弃一些繁文缛节,简洁而不失庄重,有条不紊,紧张有序。

    年轻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祭典,即新鲜好奇,又倍受感染。刚来时,年轻人只是抱着凑热闹长见识的心理,及至听了诵读的修正公感天地泣鬼神、虽平凡而难能可贵的事迹后,心灵受到震撼,不禁肃然起敬,由浮躁进入沉静,由好奇转而深思。

    在此之前,永顺颇下了一番功夫,进行了充分准备,祭拜获得了令人满意效果。

    仪式让一部分年轻人对人生信念重新反思,或者可以说,改变了个别人的人生轨迹。

    祭拜结束后,永顺建议大家去永强家,看看有什么困难,大家帮帮忙,下午要去县里把李小花骨灰运回来。从出事到今天已经三天,按老规矩,人死三天入土,她是许家媳妇,也算许姓人,永强正处在难处,大家应当拉他一把,帮他度过难关。

    永强家人老实,待人和善,在村里颇得人缘,永顺的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人同意。

    永强在交警和众人劝说下,已经在尸体火化证上签了字。按规定,丧葬费1000元,大热天,尸体存放下去,即增加费用,又加重亲属负担,人死不能复生,既然已到这一地步,与其多花钱,不如节省下来留给活人。

    在旺水老汉的带领下,许姓人共同送走了老婆婆。

    今天是个阴天,虽有片片乌云遮住阳光,也无下雨征兆,难得的凉爽天气。

    旺水老汉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捋捋稀疏的山羊胡子,喃喃自语,对永顺的建议很满意“这样做就对喽,咱祖先修正公教导子孙,抱紧一团,互相提携,后代才能繁衍旺盛呀。”

    许万中见大家要走,提高嗓门说道:“父老乡亲们,请稍等片刻,我有几句话要说。”

    旺水老汉挣脱孙子世国的搀扶,双手握着拐棍,小眼睛剜着这个侄子,看他又玩啥花样。许万中回乡以后的所作所为,旺水老汉早就看不惯了,碍于这个侄子年纪也不小了,轻易不回来一次,憋着一肚子的不满意,没有发泄出来。

    人群重新围拢过来,将许万中裹在正中,等待下文。

    许万中犹豫一下,思谋着咋开这个头。毕竟这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村里伤了几口子人,还指责他们的过错,很难让人接受,尤其是旺水老汉这样的人,固执,认死理,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搞不好就要遭到大家的反对,还可能落下个骂名。许万中想抽支烟,下意识的摸摸口袋,旋即又如触电一样,将手撤了出来。口袋里根本没有烟。

    旺水老汉不知道许万中又出啥歪主意。这几天,恍惚听人说,万中鼓捣着村里人买汽车,十分看不入眼,暗暗寻思,这个侄子到底离家久了,给咱许家人不一心,前天小花出事,不帮许家人说话,帮外面人说话,吃里扒外,踩着自家人的肩膀往上爬,这次糊弄着一帮子年轻人买汽车,不知又有啥见不得人的勾当。唉,现在的人啥事都做的出来,哪还有良心可言。旺水老汉对现在的世道越来越揣摩不透了。

    旺水老汉气咻咻地冲许万中说:“万中,你不说俺还要找你哩,今天,当着老少爷们的面,你把话说清楚,听说你鼓动娃子们买汽车,有这回事吗?你不是把他们往火坑里推吗,啊?你到底操的啥心?”

    “有这回事,你听我慢慢解释”

    “万中,不是老叔说你哩,你一回来,咋光出馊主意,嗯,还嫌庄里乱得轻?”

    “是自愿,旺水老”

    “自愿?”旺水老汉早过古稀之年,脾性仍然如没上笼头的驴“还嫌姓许的人死的不够?你看看这几年出多少车祸,还让他们买车,你到底安的啥心?咹,今天当着大家伙的面,你说明白。”

    “老叔,我正想说这事”

    “你说吧!”旺水老汉朝众人望望,心想,光凭俺这辈分,这把胡子,这些姓许的人也会站在自己一边,共同数落许万中的不是的。

    许万中面向大家,提高声音说:“父老乡亲们,这几年因为车祸死伤几个人,大伙心里都不好受,认为是迁祖坟坏了风水,祖先惩罚子孙,可是”许万中停顿一下,习惯地摸摸口袋,口袋里空空的,目光巡视一周,人群里没有发现永放。

    旺水老汉打断他的话说:“没让你说这些,你咋买车的事哩,嗯?”老汉以为许万中不敢提那档子事,更增强了信心。

    “老叔,你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嘛,其实,这都是一档子事。可是,大伙想过没有,几起车祸”许万中顿一顿,一狠心,豁出去了,这时不说啥时候说呢“死的和伤的都有一定责任”

    呼啦一下,人群骚动起来,彼此小声议论着,有的赞成,有的烈反对。

    旺水老汉往前蹒跚两步,孙子世国想上前扶持,旺水老汉一甩膀子,挣开了,拐棍捣着黄土地,噗噗响,气不打一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