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故乡行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阵芬芳香气扑面而来,许万中深吸几口,身心俱爽,压抑心情缓解许多。

    一棵碗口粗的桃树上,正有几个孩子摘果实,领头的是永占的儿子许昌海,几个小一点的孩子立于树下,仰望着上边,每一颗桃子落下来,引来阵阵欢呼。

    许万中爱抚地轻声唤道:“慢慢下来,别摔着了。”

    听见有人叫,昌海敏捷地顺树滑下来,带领一群小伙伴一溜烟跑了。

    许万中冲孩子们背影喊道:“昌海,咋不上学?”

    “俺奶不让上。”人跑到房后了,声音才传过来。

    永占出车祸死了以后,摞下一屁股债,上有年迈的公公婆婆,下有五六岁的儿子,一家人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妻子苗英肩上,苗英累死累活,起早贪黑,单薄的身躯也扛不起这个沉重的家,还累出了一身病,最后,实在支撑不住了,一狠心,撇下儿子许昌海,回了娘家,不久就改嫁了。昌海的奶奶不让昌海上学,一定是家里穷,没钱上。昌海已经八岁多了,早到了上学年龄,今秋开学得想办法让他上学,耽误了这几年,可是孩子一辈子的事啊。许万中想。

    孩子们走了,老桃树下静下来,许万中仔细端详这棵树,思绪澎湃,难以平静。这株老桃树生长于许万中老宅门前,孩子们的天真嬉闹,让他看到了自己和刘梅的童年,感慨万千。小时候,刘梅看到别人家孩子吃桃,羡慕不已,回家向父亲要,遭到一顿痛骂。许万中知道后,去临村偷了几颗,二人躲到屋后偷偷吃了,把桃核埋在屋前,第二年春天,一株幼苗拱出土,长成一棵小桃树。两人倍加爱护,扎一圈小篱笆,浇水施肥,一年一年过去了,几经风雨,幼苗长成了大桃树,大桃树长成了老桃树,栽种桃树的俩人,也成了花甲老人。桃树依然焕发着青春,奉献着甘美果实,两人却饱受风霜,历经磨难。

    许万中凝视着鲜艳桃子,呆呆沉思良久,伸手揪着一枝结有五六只桃的杈枝,咔嚓一声折断。桃树晃动,惊得蝴蝶四处飞舞。

    许万中当兵走了以后,他们家三间房子无人居住,后来,被生产队当作饲养房,养牛养马养骡子,存放饲料。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牲畜分到了各家各户,这三间房子一直闲置没用,年久失修,千疮百孔,失去了避风遮雨的作用。这次回乡,一直住在堂侄世玉家。叶落归根,人老思乡,这房子虽破旧,但留有许万中少年时代的足迹,保存着美好的记忆,许万中想,过几天回去安排妥当了,和老伴一起回来,把旧房子翻修一下,还住在老宅里。

    现在农村大都富裕了,家乡还是老样子,没有太大起色,光是交通事故,就把乡亲们压得喘不过气来,哪还有精力去致富呢?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是把乡亲们从交通事故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许万中苦苦思索着,拎着那串桃子慢慢走。

    用收割机收麦,渐渐为大多数人接受。收割机开进地里,一眨眼功夫,金黄麦浪就变成金黄果实,大伙不再购买割麦工具,但晒麦、贮麦工具却少不了,比如扫帚、木锨、口袋、铁制粮仓等。所以,今年进入麦季以后,乡亲们并不是太忙碌。

    不断人同许万中热情招呼,许万中也热情回敬。在许庄,许万中是地位、身份、辈份、威望都很高的人,处处受到尊敬。许庄许姓人占大多数,世世代代生于许庄长于许庄,勤勤恳恳侍弄土地,至死不愿离开热土。而第一个走出许庄又在外面安家落户的人,是许万中。走出许庄,不仅意味着不再和黄土地打交道,吃上商品粮,而且提高了地位,近门几家亲戚也跟着沾光。七十年代,堂弟也就是许世玉的父亲,去西北看望许万中,住了十几天,回乡以后,炫耀了几十天。每天晚上,乡亲们如听古书一般,聚集到堂弟家里,听他讲所见所闻,使乡亲们大开了眼界。

    最让许万中难以忘记也是受到最崇高礼遇的,是八十年代初那次回许庄。他和战友开着新东风车去武汉送货,顺便绕道回乡看看。那时,东风车新研制出来,刚刚投放市场,世面上还不太多,许万中开着崭新的东风车回乡,不亚于省长来小村庄视察的轰动效果。省道104线——那时还没有名字,是七十年代修的砖渣路,窄极,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晴天四方扬灰,雨天一片渔塘。在距村二三里地的地方,车陷在大窑子里,前冲后倒,挖挖垫垫,始终上不来,只好步行回村中找人。许万中回乡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大家奔走相告,没一顿饭功夫,传遍许庄各个角落,立即就来了几百个棒小伙子,硬是把载有六吨货物的东风车的后轮掀离地面,抬了出来。

    那一天,整个许庄像过年一样,倾巢出动,围着车转了一圈又一圈,看了一遍又一遍,品头论足,啧啧称叹,当下就有几个年轻人立志长大了学开车。许万中更成了众人仰慕的英雄,被认为是始祖修正公以来,又一位顶天立地的人物。许万中在村里只住了一天,交货日期紧,不敢耽搁,匆匆上路了。临走,乡亲们扶老携幼,倾巢出动,跟随东风车把许万中送出三里地之遥。

    每每回想起那桩往事,许万中心里禁不住升起暖烘烘的感觉,热血沸腾。

    多么善良朴实的父老乡亲啊!

    许万中的思乡梦,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萌发的。

    越是受到乡亲们的尊敬,越是觉得肩膀上责任重大。朴实热情的乡亲们,正在经受着一起起交通事故带来的痛苦煎熬,许万中感到有责任有义务拯救他们,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否则,对不起乡亲,对不起乡亲们的一片热情,也愧对自己的良心。

    “万中叔,上哪儿去?”

    许万中只顾低头走,听到有人叫,急忙淡下脚步,抬头回答:“唔,去,去——小花家。”一愣神又一细想,小花昨天下午已经不在了。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小花的音容笑貌一直盘旋于脑海里,像盛夏的高温天气,躲不开,驱不走。

    来人开着四轮拖拉机,已经停在面前,挡住去路“哟,多好的桃子,是给许卉带的吧?永顺把她接到他家去了。”

    “嗯,是世国呀,要出车嘛。”许万中艰难地把思绪从李小花身上揪回来。

    “帮永发拉车啤酒,要割麦了,一忙就没时间了。”狡黠的小眼睛从压低的草帽檐下射过来,许世国的脸上僵了一堆笑。

    许世国四十岁出头,身材矮小,头发凌乱,面目黝黑,脸上总蒙上一层尘土,洗不净似的。也难怪,开着个四轮拖拉机,风刮日晒,雨里去风里来,吃了不少苦,乍一看上去,足有五十岁开外,倒是那双小眼睛灵活有神,透着精明,仿佛贫穷人家生养的娟秀女子,鸡窝里飞出的凤凰。大热天仍然穿着一件破军褂,被汗渍浸得一片片白印,像小孩尿床后的杰作,早已褪尽固有的色彩。胸前裂开一道缝,车一攧,风一吹,露出不太黑的肚皮。可别瞧不上眼这件破衣服,这可是许世国的百宝衣,搬运货物时是工作服,开车时能防风防雨防晒,更重要的是怕人知底,开四轮车挣了钱,伪装自己,麻痹别人。他是二十年前立志开车的人之一,没开上汽车倒开上了四轮拖拉机。那时对许万中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仍甘拜下风。老司机开车时间长,跑路多,见世面广,技术全面,一辈子没出过交通事故,而自己仅仅是四轮车驾驶员。若把司机分为十等的话,开四轮的充其量也排不到九等以前。在长辈兼师傅面前,世国有些自惭形秽了。

    “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天气热,人反应迟钝,要更加小心,不能开得太快。”许万中不厌其烦地叮嘱,也许是职业病吧,一见到开车的,许万中就嘴痒,不交待几句过不去似的“我去永强家看看,唉——怪可怜的,老的老,小的小,永强又太老实,想不开,往后这一家人可咋过呀,咳”

    “永顺刚才就去了,一会儿拉了货俺也去,永强这娃太老实,不帮帮他,我看,难过这一关呀。”世国停了停,接着说:“万中叔,你看邪不邪气,自从大前年迁祖坟以后,咱庄里老出车祸。”

    世国的话正应了许万中的猜想,迁坟破坏祖宗风水的迷信说法,根植于许姓人脑海里。昨天下午李小花遇车祸的地点,正巧在修正公原来埋葬的地方,松树林附近,更加强了大家固有的观念。出车祸不从具体环境分析原因,不从自身找原因,把过错归咎于祖先、风水,显然是一种错误认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事故的真正原因,防止以后再遇不测,造成更多家庭不幸。然而,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观点,谈何容易?不是一句话两句话,一次两次说教能够奏效的,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世国是庄里会开车的人,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人,改变他的观点具有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