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我与莫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转眼间,我来北京电视台新闻部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从一个实习记者,已经慢慢地成为了台里新闻部的业务骨干。

    我先后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很多重大的新闻采访,稿子也多次被评为全国好新闻。我不仅拿到了一笔笔很可观的稿费,还在新闻界和大大小小的市长们的眼中,声名远扬。

    有一次在北京一家企业采访,中午结束后,我们几个记者到楼下餐厅用餐。

    当我和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的几个姐们儿说说笑笑地离开会议室时,我发现莫白坐在那里没有动,我就喊他:“哎,莫白,吃饭去。”莫白看了我一眼,不冷不热地说:“我不饿,你们去吧。”我知道他要抢着发稿,就没有理他先下楼了。但是到了餐厅,我还是找到了负责招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说楼上会议室还有一位记者在赶着发稿,给他打个包送上去。

    那天回到单位,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把写好的稿子放进了抽屉里,跑到别的办公室聊天,到了晚上下班我才发稿。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领导找到我说:“小陈啊,你是怎么啦,居然让人家领先啦?”

    我笑了笑说:“领导,我再有本事也不能总领先吧。”

    那天,莫白第一次主动给我打来电话。电话里他说,谢谢我昨天中午让人给他送午餐。我说没什么,就挂了电话。

    从那以后,每次再采访碰面,他对我的态度好多了。他常常会凑过来和我坐在一起,还时不时侧头看我龙飞凤舞的采访速记。

    我当时虽然已经找了不少男人,但是,我给自己定了个原则,那就是新闻圈子里的男人不碰。但是,我这道防线很快就轻而易举地被莫白给攻破了。

    那次,我们一同去一个沿海城市A市,采访房改的进展情况。主意是他出的。

    因为当时A市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成败与否,对下一步全国的城市房改,甚至整个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都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掌握真实第一手资料,我们俩去之前,没有和A市的有关领导打招呼,算是微服私访吧。

    到了A市,为了暂时不暴露身份,我们俩没有用记者证办理登记,而是用莫白开出来的介绍信和我们俩的身份证,住进了靠近海滨的一家公寓。

    这是个独门独院的两层小楼。楼下是客厅、厨房、洗手间,另外还带间卧室。楼上是一个也带卫生间的大套房。和莫白商量过后,我住楼上,他住楼下。

    安顿完之后,我们俩就搭乘公交车,进了市区。

    我们走访了几个街道居委会,还有几家商店,学校,机关,详细询问了A市全面住房制度改革启动后,他们经济上乃至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准确的掌握了这场改革,对当时整个A市社会带来的震动和影响。

    当时我们表明的身份是作家,想写报告文学。我们俩一直走访到晚上人们下班,才随便找了家小餐馆坐下来。等到吃完结账时,莫白说这顿他请,我心里很高兴也就没有和他争。

    回到了宾馆,我们俩就各回各的房间,整理白天的采访纪录。

    到了十点多,我才从楼上下来。已经洗过澡的我,穿着件半袖白色文化衫和棉麻休闲裤,披着还有些湿的头发,身上还洒了点儿香水。

    当时,莫白也早已经整理完笔记冲过澡,正斜靠在客厅沙发上,一边听着舒缓轻柔的音乐,一边在看下午路过一家书店时,买来的两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