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肖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引子

    “七七”卢沟桥事变,平津相继失陷,日寇的铁蹄在华北平原上恣意践踏,大好河山支离破碎、狼烟四起、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生死存亡之中。日寇到处烧杀抢掠,伪汉奸更是横行乡里、助纣为虐、鱼肉百姓,本来就贫穷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扫荡”过后,处处残垣断壁、满目凄然。百姓无家可归,只得背井离乡,甚至妻离子散,饱受骨肉别离之痛,饥寒交迫之苦。

    冀中地下党在这严峻的关头,挺身而出,唤起民众,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在大平原上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谱写了一曲扬民族之正气、振华夏之雄威的赞歌。“五一”大扫荡之后,斗争环境变得更加艰苦,敌战区岗楼林立、守备森严,同敌人的斗争也转入了地下,以不同的形式在敌人的鼻子底下顽强的战斗,为歼灭侵略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地道战,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了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其侵华目的,到处修碉堡、筑炮楼,还建伪学校“奴化”儿童。企图达到所谓的“王道乐土,东亚共荣”其狼子野心昭然。在敌人的淫威下,一些知识分子胆怯了,有的屈服了,中国农村的教育落入日寇的魔掌,教育事业进入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向敌战区派遣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

    在滹沱河和子牙河交汇处有一古镇,名曰“乐寿”境内庞大的汉代古墓群、典范的寺院建筑,自从日寇入侵后,已荡然无存。滹沱河大堤被炸毁后,由于失修,连年洪水泛滥,使这里的人民卖儿卖女、逃荒讨要、流离失所,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滹沱河北岸有一片地势较高的地方,方圆几十里枣树、杏树、桃树、梨树一望无边,人称:花果之乡。自从三疃、杏园、段村、留路修上炮楼,为了搜查游击队的踪迹,敌人又砍又烧,毁了大半果林,只留下了一排排白茬树桩和一片片焦枝乌树。

    肖诚从小就生活在这“花果之乡”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祖父、父亲给地主抗长活,受尽了剥削和压迫。肖诚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立志长大后,要为穷人出口气。中日战争爆发后,他又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他痛恨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读完私塾高小就毅然参加了革命。一九三九年秋,党组织派他到教育科组织的第二师资训练班学习,而后带着任务回到家乡建立组织闹革命。

    一踏上故土,心里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一走出去就是四年,又带着神圣的使命重返故里,那脚下有说不出的厚重和坚实。如今的肖诚已是革命征途上的老兵,战斗的洗礼已经把他磨练成一个坚强不屈的热血男儿,他二十二岁,上中等身材,长方脸,浓眉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眉宇中透着一股英气。他坚信真理,他要把革命的火种播种在满目苍夷的大平原上。

    他担任高家庄的高小校长,以教员的身份出现,在教书的同时,秘密建立和发展地下党组织、“青抗先”用革命的手段消灭地方反动势力,终于铺开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为区武工队作战建立了坚固的堡垒。由于当时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一人要兼任七所小学的课程,只能采用巡回式教学,后来形势发生了突变,敌人不断搜捕革命工作者只得采取“游击教学”、“两面教学”和“虎口教学”田边地头、树林坟地都成了战斗的场所。为了配合革命斗争各校都成立起儿童团组织,这样以来,就从根本上遏制了敌人“奴化”儿童的反动政策,加强了民族观念,争取和巩固了革命的力量,组建一支勇敢年轻而又强壮的文化兵。

    第一章 白天教学夜扰敌英烈热血染刑场

    一九四一年初秋,天气已失去了那火一样的燥热,逐渐有了凉意。枣树梨树正值枝繁叶茂、果实旺长之时,在满野的苍翠之中尤为苍翠。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林梢上,折射出柔和的光线,斑驳的树影轻洒在沙滩上,加上野草野花的点缀,就像一幅恬淡的水彩画。在一棵如盖的大梨树下,肖诚穿一身旧灰褂正给学生讲课,师生席地而坐,木棒为笔、大地为纸。这特殊的场面是特殊的年代所特有的。肖诚把手一挥充满激情的说:“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骨气,日本鬼子和汉奸都是人民的敌人,是他们毁了我们的家园,使我们有田不能耕、有家不能回,我们决不能做亡国奴,要与他们斗争到底。”话音刚落,一个英俊少年说:“肖老师,我们儿童团决不给中国人丢脸,我们唱支歌好吗?”说话的孩子看上去大约十四五岁,一双大豹子眼像一泓潭水,他就是高庄儿童团团长何振平。肖诚点点头说:“好吧,声音不要太大,以免暴露目标。”接着起了个头,肖诚打着拍子,师生共同唱了起来:

    平原的文化兵

    勇敢年轻又强壮

    带着铁笔钢板当刀枪

    在星罗的据点中战斗和歌唱。

    平原的文化兵

    勇敢年轻又强壮

    高举鲁迅的旗帜

    新文化的火炬辉耀着田野和村庄。

    月夜下能进攻

    青纱帐里好风光

    穿过重重封锁线

    自由解放的种子到处播扬。

    粉碎敌人的文化侵略

    放射新民主义的光芒

    无敌的文化兵

    勇敢年轻又强壮

    坚定有力的歌声,让人奋发向上,使人勇敢坚强,它融入了这绿绿的原野,播种在每一个热血沸腾的心房。

    突然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肖诚立即下达命令:“各就各位,散开。”三十几个人迅如狸猫快似猿猴,转眼间都融进了绿色之中。

    肖诚和何振平攀上一棵枝叶茂密两丈多高的大柏树,向远处望去,只见林边的田埂上从南跑来两个农民打扮的人。振平说:“好象是岳西文老师和张小杰。”肖诚点点头接着说:“看他们着急的样子一定有什么情况,快发出暗号。”何振平娴熟的用双腿盘住树杈,稳坐后双手拱起,空手心拍打,发出有节奏的响声:“嗒、嗒嗒、嗒、嗒嗒”如啄木鸟啄树的声音。只见对方稍做停顿也发出同样的声音,然后直奔他们而来。

    他们从树上跳下来,向前奔跑两步,迎接岳西文和张小杰。张小杰圆脸大眼,嘴角边两个酒窝,不笑似笑,甚是喜人。张小杰是留钵儿童团团长,俩人一见面,又搂又抱、又说又笑。再看岳希文头扎白肚毛巾,腰插一只长烟袋,削瘦的脸,眉心有一颗黑痣,两眼炯炯有神。肖诚握住希文的手,相互问好,坐在沙地上对当前的情况交换了意见。岳希文说:“日军城西扫荡,今晚就驻扎在留钵,连伪军约有二百多人,你看我们怎么行动?”肖诚思索了一会说:“正是我们配合区小队的好机会,我们今晚就到敌人的鼻子底下去帖标语,扰乱敌人的行动,搞宣传教育伪军和特务。”“太好了,真是不谋而合,我们把标语已经准备好了”岳希文兴奋的说。何振平没等岳希文说完,一窜就蹦到俩个人的面前,一只手拉住肖诚一只手拉住岳希文说:“老师,把任务教给我们儿童团吧!你不是常教导我们要拿起铁笔钢板做刀枪吗!”张小杰也上前请战。肖诚拍拍两个“小鬼”的肩膀,笑笑说:“好样的,这任务就交给你们去完成。”两个团长高兴的摩拳擦掌异口同声的说:“保证完成任务!”而后四个人又分析了以下敌情,交代了注意的问题,约定好时间和集合地点分头行动。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肖诚带领几个学生围在油灯下磨墨的磨墨、写的写,半个时辰就写了一百多条。有汉语的、有日语的,还有漫画,一笔一画都跳动着革命的火焰,这愤怒的烈火必将烧掉这个旧世界,燎原出一个崭新的锦绣中华。

    时下初秋月末,天上浓云密布,已是伸手不见五指,萧萧北风吹得树叶沙沙的响,密林深处还不时传出几声夜猫子的叫声。肖诚和岳希文各带两名儿童团,趁天黑,绕过敌人的岗哨,悄悄的进了村。

    “谁?”有几个没有出村的群众在草垛后询问。

    “八路。”肖诚暂短回答。

    又听有人私语:八路军跟上来了,小日本儿要好看了。

    何振平顺着中心大街一路张贴,没有注意竟来到了村公所,只见在一盏马灯下两个岗哨又吃又喝,叽里咕噜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突忽然来了主意,屏住呼吸,弯着腰,沿着墙根,高抬腿轻落足,悄悄摸到大门一侧,探头窥视见二人喝的正酣,迅速把两张大标语贴上了墙,慢慢的退了下来,当回到集合地点,肖诚心里正在为他捏一把汗,见振平安全返回又是责备又是欣喜。

    突然,西街传出一阵枪声,肖诚心里一惊,判断可能岳希文一组被敌人发现了。为了引开敌人,肖诚让振平和铁旦先撤退,约一袋烟工夫,他大声喊起来:“八路来了八路军进村了!”然后向天上连放几枪,顿时敌人大乱,村里到处是枪声。

    敌人也向东街追来。他凭着地形熟悉,三转两转就出了村来到大榆树底下,片刻岳希文他们也赶到了。听岳希文介绍敌人的巡逻队发现墙上有贴标语,就向我们的方向追来,然后就开了枪,三人正无处躲藏之时,忽然听到东头喊八路来了又有枪声,敌人转头就向东,这才脱离险境。

    肖诚严肃的对岳希文说:“希文同志,情况紧急,你立即通知南边几个村的地下组织,连夜组织群众隐蔽起来,敌人明天一定会疯狂的进行扫荡。”

    分手后肖诚串联北边几个村的干部,通知青抗先组织群众进入了青纱帐。

    肖诚连夜又独身南渡滹沱河三十里到南旺执行任务。

    第二天拂晓。肖诚又北上来到北峰,找到了区教育助理员边境。边境跟肖诚在第二师资训练班是同学,是当时的七名共产党员之一。他身材魁梧,目光炯炯有神。他们俩人分析了目前教育形势,制定了行动计划,为配合区小队与放作战,决定把三乡疃据点附近二十多名不能复课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标语队”用笔做枪,与敌做战。标语队成员每人绑一个大麻刷儿,利用敌人不活动的时间在各村镇的街头巷里,墙上门上刷写抗日标语。

    肖诚是写标语状元,不论是写大字还是小字,艺术字、行书都是炉火纯青。大家要求他讲讲写字的窍门,他乐呵呵地说:“窍门有三:第一要有热情,第二要专心,第三要讲究方法,譬如写圆体字,写小字胳膊肘是圆心,写大字肩关节是圆心,挥笔一转就是一个圆,写三角字、方字都要以墙缝为参照,定位置和尺寸,另外要想字写的白,刷子就不能来回抹,抹的过多字就变成灰色了”

    肖诚一番话更鼓舞了大家的激情,按照他说的方法去实践,一写便成样。大家个个热情高涨,没有几天的时间各村的大街小巷就写满了各式各样的标语,把个据点里的鬼子搞的胆战心惊,惶惶不得终日。他们以为八路军的主力在附近活动,多少天不敢轻举妄动,不断派出伪汉奸秘密打探。

    这日,天阴沉沉的,西北风呼呼的刮。

    三乡疃的日伪军突然化装出动,直奔南旺。村头土丘上的消息树突然放倒,还响起了牛角声。青抗先得到消息紧急集合,组织群众转移。

    这时蔡芝鹏老师奉命在后南旺村头写标语,他知道敌人来了,为把标语写完,没有立即撤离。当他写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最后一个惊叹号时,突然听到背后一声吼叫:“八路的干活!”接着“哇哇”乱叫,四把雪亮的刺刀逼住了他。

    蔡老师知道不能逃脱了,他便挥动起手中的麻刷向小鬼子的脸上大去,把一个个小鬼子真的抹成了白面鬼,白灰水撒到敌人的眼里,疼的鬼子捂脸嗷嗷乱叫。由于寡不敌众,蔡芝鹏老师不幸被捕,被带进了三乡疃据点。

    一盏豆油灯忽明忽暗,灯下两张严肃的脸相对无言,边境站起身倒背着手在地道里不停的来回走动,肖诚双眉紧锁,凝目注视着潮湿的洞壁,沉思不语,感慨万千。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边境突然开口道:“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蔡老师营救出来”

    肖诚心里有些焦灼,但他还是镇定地说:“怕是来不及了,这些日子,我们同敌人苦苦周旋,他们早已气急败坏唉!”肖诚出一口长气接着说:“蔡老师是个好同志啊!这么多年来为当的工作可谓是忠心耿耿。”

    又是很长时间的寂寞。

    忽然顶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两人同时把目光转移到洞口处。只见五十上下的老刘头腰插旱烟袋,头戴旧毡帽沿着梯子下来,他满脸的愁苦悲哀之情,满目的喷火怒气。

    边境和肖诚一见老刘头几乎是同时开口:“情况怎么样?”

    老刘头义愤填膺,双拳攥在一起,牙咬的咯咯直响,怒气冲冲的把烟袋在桌子上一摔说:“狗娘养的,又是狗汉奸告得密,蔡老师已惨死在鬼子的屠刀下了。”接着老刘头叙述道:“我装作送粮食的车夫进了据点,同伙夫大李接了头,才知道,蔡老师被抓进据点后,几经严刑审讯,他宁死不回答敌人的问话,后来他大声斥骂日寇侵华的罪恶,怒吓狗汉奸卖国求荣的卑劣行径。日本军官贼龟田恼羞成怒,割下了蔡老师的舌头,蔡老师象一头雄狮又踢又打,跟敌人展开搏斗,把敌人喷得满脸是血,敌人又把他的双脚剁了下来,他倒在地上,用眼睛怒视敌人,龟田又命刽子手剜去了蔡老师的双眼,就在蔡老师尚存有一息之时,嘴还一张一翕,他是在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蔡老师就这样英勇的就义了。”老刘头说到此处泪水早已湿透了衣襟。

    肖诚听罢,顿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团怒火在胸中燃烧,这团火是复仇的烈火,这团火是地上运行的天火,这团火是革命的燎原之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有多少好同志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悲壮雄伟的战歌。烈士的英灵会永驻最光辉的殿堂的。

    他激愤地说:“烈士的血不会白流的,一位战士倒下了,会有千百个战士继起,我们要以蔡老师为榜样除奸反特,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踏着烈士的足迹同敌人血战到底。”

    边境接着说:“我们活着的要为就难者报仇雪恨。目前斗争环境恶劣,前天日寇扫荡,由于你们有充分的准备,抓人扑了个空,一无所获,区领导还给你记一大功呢。”

    肖诚说:“这功劳应归于人民,归于蔡芝鹏老师这样的人,我不能要。”

    突然顶上发出地板敲击声,老刘头立即把灯熄灭。外面又传来几声枪响,他们知道有新的情况,三个人顺地道分头行动。

    第二章 火线救伤员、敌后反“奴化”

    一九四一年六月,我主力x x x团部,进驻张柳村,准备伏击西面杏园和东面段村据点里的敌寇。部队和地方组织取得了联系之后,肖诚在高庄召开了党组织会议,李维娈把“青抗先”组织成担架队,做战斗前准备工作。

    傍午十分,杏园的日伪军六十多人果然出动了。大个子排长命令各班做好战斗准备。让过伪军,当日本鬼子进入雷区,排长一声命令:“打。”顷刻间,枪声大作,万弹齐发,炸的敌人,血肉横飞。这突如其来地猛烈射击,使敌人乱作一团,当敌人醒过味来,组织反扑时,已伤亡半数。

    段村据点的山本听到枪声,也急来参战。敌人的援兵到来,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我方出现了不少伤员。肖诚亲自指挥担架队在枪林弹雨中救护伤员。一班长带领几个战士,由王锛领路,绕到敌人背后偷袭,歪把子机枪一响,敌人像谷子个一样倒下去,一顿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又打发了几个小鬼子回了老家,敌人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山本见情况不妙,指挥刀一挥,开始撤退,向一班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战斗到了白炽化的程度,突然一班长被小钢炮击倒,在这危险的时刻,肖诚和高守仁挺身而出,冲向前线,在机枪嗒嗒,弹落如雨,杀声震天,硝烟如雾的战场上把一排长背了下来。刚一到后方,高守仁就昏了过去,原来他的左肩和腿部三处受伤,但他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把子弟兵背了下来。

    高守仁由于失血过多,脸色煞黄,浑身不时的颤抖,大家把他放到床上,卫生员给他包扎好伤口,约一袋烟的功夫,高守仁醒了过来,见到肖诚第一句话就问:“班长怎么样了?”

    肖诚握着守仁的手激动的说:“你放心吧,班长得救了!”

    高守仁又吃力的说:“我没有事儿,你去前线”没等话说完就又昏了过去,肖诚深深的感受到:革命的爱是高于一切的。

    战斗结束后,肖诚组织各村堡垒户安置伤员,这是今年第一个漂亮仗,人们的战斗士气高涨。

    大个子班长握着肖诚的手亲切的说:“这个大胜仗,多亏了你们的支持啊,谢谢你们了!”

    肖诚说:“抗日救国匹夫有责,我们要打一场人民战争,把敌人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盼望你们早日打回来。”

    “放心,我们会打回来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大个子班长深情的说。

    在胜利的喜悦中,我们的队伍迎着朝阳转战出发了。

    这天傍晚肖诚从高庄回到段村,村长崔振民汇报了段村小学的情况,段村儿童团团长王亮子被敌人利用起来了。肖诚自责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好,不得不痛心的停止了在据点下的“虎口教学”

    他总结经验教训,组织起师生围截伪小学学生,把他们圈到高庄游击区进行教育,劝教他们不到据点去、不吃敌人的糖果,不上敌人的当,时刻牢记我们是中国人。

    六月二十日,儿童团长何振平与秋生、铁旦等八个人把杏园的伪教员李树梅、张广文抓住,带到高庄村东何家坟。

    柏树蔽日盖天,阴森森的,李树梅和张广文被五花大绑,低着头,大气不敢喘。

    肖诚暗暗称赞八位小英雄。肖诚目光炯炯、灼灼逼人,他敲敲张广文的脑袋喝道:“你还是不是中国人,身上流的是不是炎黄子孙的血。”

    张广文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打颤,结结巴巴的连连点头称是。

    肖诚接着说:“日本鬼子杀戮我百姓,蹂躏我民族,践踏我大好山河,你们还助纣为虐,做鬼子的帮凶,到处为他们收敛教育经费、查封学校,为侵略者奴化我中华儿童,岂不成了民族的败类,你们要好自为之,若不悔改,与人民为敌”说着用手枪点了他们两下“再出来催款、查学校,叫你们变成枪屎!”

    把个李树梅、张广文吓的“咕咚”跪在地上磕头求饶:“不敢,不敢,我们一定改邪归正”

    几个儿童团也不闲着,说的说,按的按,拽耳朵的拽耳朵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敢出来骚扰学校。

    肖诚师生在日寇的铁蹄下,为拯救民族的危亡,默默的、顽强的工作着,在教育战线筑起了一道反奴化的钢铁长城。

    第三章 夜入据点焚烧“毒品” 配合武装虎穴锄奸

    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交通员送来一封鸡毛信,肖诚送走交通员,进入地道。高大娘习惯的手拿针线到外面纳鞋底放哨。肖诚点上油灯,打开信一看是区委书记郑民的手书,指示地方组织在七月二十九日晚配合六小队进段村据点,锄奸并扰乱敌人。

    肖诚从小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对这里的地理环境、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夜幕降临,乌云遮蔽了星斗,伸手不见五指,六小队分为三组,在肖诚的带领下顺利的进入敌人的封锁区,他们越过一帐多宽的壕沟,翻过铁丝网,躲过敌人的探照灯,埋伏在岗楼底下伺机行事。

    一个哨兵端着枪溜溜达哒哒的过来,险些踩到一个队员身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