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清歌荀令_第6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结果也没让他失望,父亲、挚友、那些在荀彧生命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却英年早逝的人到底是没有如史书记载一般早早亡故。

    书院依山傍水坐落在郊外,只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了学院标志性的雪白围墙。

    屋宇方正,青砖砌就,正对着的大屋上有雕花瓦当,屋内中央却是一个大大的香案,后面按规矩悬着孔夫子的画像。

    黄铜香炉中的香永远不会燃尽,袅袅香烟缓缓上升而后慢慢散开,祥和的气息充斥在整个书院之中,仿佛外面所有的战乱都不会降临到这里。

    东汉末年大放异彩的谋士,有半数都出自这小小的一方土地之中。

    荀彧和荀攸并没有进去,里面矮几上满满的都是书卷,尚有些爱学的学子专心苦读,进去反而会打扰到他们。

    绕着小路来到书院后面,几间小屋坐落在那里,虽然和华贵沾不上边,但是凑近观看却别有一番心情。

    “大兄这里还是这般雅致,也难怪不想出去。”笑着说了一句,让守在院子前的仆从进去通报,荀彧和荀攸就近些年书院的情况谈论了起来。

    原本只是家学所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颍川乃至豫州文人们的避世之所,颍川书院这小小一片地方,倒也称得上是聚集了天下俊杰,无愧人杰地灵之称。

    不一会儿,刚才进去传话的仆从便回来了,荀攸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看着面色淡然的小叔只得跟着一起进去。

    书房里,恬雅俊美的男子执笔而书,因为这些年一直在书院研读古书,身上带着浓浓书卷气的荀悦看上去只比荀彧大了三四岁而已。

    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荀彧和荀攸各自找了位子坐下,荀悦看着面前两人,无可奈何的揉了揉太阳穴,“羌胡已乱,此时奉诏入京并非幸事,六叔尚且未有回应,文若何必一定要去?”

    六叔荀爽自从党锢之祸后便隐居海上,后来十多年更是南下到汉滨避难,数月前黄巾爆发灵帝被迫解除党禁,五府皆有征召之意,但是他们六叔却一个也没有答应。

    端坐于下方,荀彧示意大侄子先不要说话,他自己能搞定。

    “公达一人在朝中到底艰难,彧已至出仕之时,一直推辞恐落人口实,大兄也知羌胡已乱,若有一日贼子攻入三辅,中原也无法独善其身,再者,何人会将心思放在彧一小小士子身上,大兄多虑了。”

    这时的大汉天下不只黄巾初显,边关同样也不安定,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数万人马来势汹汹比之全由农民组成的黄巾军更为可怕。

    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北宫伯玉因为军中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先礼后兵直接将边章韩遂二人绑至军中,熟料此二人本就有反叛之心,几人不谋而合之下连连攻克边城,若是无人抑制,不多时这大队人马便能打到京都来。

    荀悦虽然隐居在颍川书院,但也不是对外面丝毫不关注,所以即便知道朝廷不会放任边张韩遂几人肆无忌惮的攻城略地,他也不敢将京中形势想的太好。

    世家大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彻底离开朝堂,荀氏一族前些年在洛阳的族人不少,就算近些年也都渐渐转移到了其他地方,洛阳一定会有族人留下。

    朝堂是世族赖以生存的地方,各个家族皆有自己的打算,他们荀氏即便不会将人撤离完也不会留下太多,显然,在大哥的想法之中,其中并不包括刚及冠的荀彧。

    荀悦放下手中的竹简低声叹了一口气,荀氏没有耽于玩乐不求上进的子弟,文若心思在朝堂之上,若是只一心将人拦下才是不明智的决定。

    谁都有年少轻狂想要一己之力肃清朝政的想法,但是想法是好却毕竟不现实,他们荀氏上一辈有“荀氏八龙”,哪一个最初不是信誓旦旦想要保一方太平,可是现在,连能力最强的六叔父也只能躲避在外,何况这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小辈?

    “若意已决那便罢了,切记一切以自身安全为先,万不可逞能。”

    作者有话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