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缘源寺的神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般来说,官宦人家的内眷来寺庙拜佛,都会提前几天来庙里说一声,由庙里安排好休息的地方。有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先派人来布置一番,诸如寝具、茶具和熏香等都会换成惯用的。

    侯爷一家是临时起意要来缘源寺的,来不及知会寺里了。不过侯爷因为与了因大师一向交好,不速之客也是做了好几回的。他年轻时带兵打过仗,也不太讲究那些,常常单人一骑就上了山。

    只是今天,侯爷是带了他最珍视的家人上的山,所以也就像其他官宦人家那样,准备了日常用具带上山。至于休息的地方,还真不愁没有。因为侯爷跟了因大师谈得投机,有时就住在寺里了。所以缘源寺就专门收拾了一个院子,以备侯爷住宿之用。

    侯府的马车来到山脚下就停下了。为了表示虔诚,老夫人决定全家步行上山。侯爷虽然有点不放心,毕竟老妻刚病过一场,乖儿又是死而复生,都虚着呢。但老夫人坚持,认为一家还能团圆是菩萨保佑,所以菩萨也会保佑他们顺利上山的。

    侯爷拗不住老夫人,只得让侍卫和两粒豆先上去布置,自己则和妻儿沿着山道走上山去。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夫人竟一气儿爬到了山顶。还是胡老六担心老夫人会体力不支,借口自己走不动了,才在半山腰的草亭里歇了一回。

    侯爷一边走,一边向小少爷讲述这座缘源寺的来历。

    ~~我~~是~~分~~隔~~线~~

    这座山的山顶是一大块平地,就像山峰被凭空削掉了似的。据说130多年前,缘源寺第一代主持戒嗔和尚云游到此,看见这座山灵气逼人,顿时就生起了要在此建寺弘法的念头。

    戒嗔和尚在山顶拣了一处稍平一点的地方,结草为庐而居。这座草庐就是最早的缘源寺。他每隔几天就会下山,向附近的百姓宣言佛法。

    戒嗔和尚又懂得一些医术,也会顺便给附近百姓看看病。给人看病时,他不但分文不取,见人穷苦还会赠药。当然,这些药大多也是在山上挖的。

    不知道是戒嗔和尚真的医术高明,还是这座小山真的灵气逼人,经他医治的人大多都痊愈了。老百姓口耳相传,山上的香火渐渐旺盛起来了,然后就有了一间屋的缘源寺。

    据说戒嗔和尚70多岁时仍健步如飞,坚持下山为老百姓看病。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戒嗔和尚圆寂,附近百姓感念他的大德,就决定捐一座寺庙。只是山顶的平地有限,根本就盖不了更大的寺院。于是大家就合计着,要不就把缘源寺搬到山下,易地而建吧。

    却说这天晚上风雨大作,雷声和闪电笼罩了整座山头。整整一夜,那雷声、那闪电就没停歇过。到了后半夜,竟然山崩了了,泥石流直往下淌。

    戒嗔和尚的遗体还停在山上呢。当时老百姓就想完了完了,这妥妥地就是寺倒尸毁的结局呀。更要命的是,戒嗔和尚晚年时收的小徒弟,正在山上守灵呢。

    天色刚蒙蒙亮,当心小和尚的老百姓就冒险上了山。心想着,就算没法子救人了,至少也给人收了尸,别让野兽给祸害了。

    当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山脚下才发现,山果然是崩了了,整个山头就像被削掉了似的;缘源寺也随着山头的消失而消失了。

    至于让他们牵肠挂肚的小和尚,正盘膝坐在山脚下呢。他脚边的,就是收敛戒嗔和尚法身的那口缸。据小和尚说,他竟是坐在这口缸上,乘着泥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