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隋都沦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李渊挺进隋都大兴城的过程中,身在扬州的杨广在干什么?当他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失去控制,知道无力回天,开始可着劲儿的享受人生!他把宫里一百多间房装饰得极尽豪华,在每间房里都安排一位美人,由江都郡丞赵元楷负责供应美酒饮食,他们尽情地寻欢作乐!

    表面上看,杨广过得比神仙都大爷,其实他心里苦不堪言!因为他明白,这些快乐将随着王国的覆灭而消失。他每想到这个问题就像喝了黄连那么苦。他常常头戴方巾,身穿短衣,拄着拐杖走去观赏楼台馆舍,不到晚上都不回去,唯恐没有看够。因为看一眼就会少一眼了!

    跟随杨广来江都的禁军士兵大多数是关中人,他们见杨广没有回长安的意思,便开始策划逃回家乡!郎将窦贤便带领部下西逃,杨广派骑兵追赶上杀了他,可是仍然不断有人逃跑,这让杨广很是头痛!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时间,我不变成孤家寡人了?

    他问裴矩,你说,怎么办才能阻止住禁军的逃跑?

    裴矩说,他们在这里没有亲人,可能想家了!

    杨广瞪眼道,我也想回家,可现在回得去吗!

    裴矩说,以在下之见,让他们在这里成家,他们就不逃了!

    这个建议让杨广感到很有道理,他想,如果行宫里没这些美人我早待不住了,那就让他们成吧。于是他让部下四处去抢小媳妇、小寡妇、大姑娘。也不怕影响有多坏,也不管人家要死要活,押进宫里就分配给每个警卫,并亲自给他们举办集体婚礼,还每人发两块毛巾!

    因为抓来的女人都哭起来没完,需要这个!

    这法儿还真灵,这时候你对警卫说,你走吧你走吧!他们把头摇得就像拨浪鼓,说,我不走了,我不走了!杨广刚把禁军逃跑的问题给解决了,刚松了一口气,随后这气又紧张起来,因为他接到情报说,李渊带领部队已经抵达都城,都城可能保不住了。

    他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儿就疯了,如果别人去攻打都城他可能不疯,可李渊是他表哥啊!他把房里的东西一阵乱砸。等他冷静下来,马上派人前去通知王世充,不要再跟李密较劲了,较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任何效果,舍弃洛阳,全军支援大兴城,确保都城的安全!

    王世充当然不肯听从调令,他现在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隋朝灭亡了他就可以占据洛阳图谋自己的大业。把洛阳放弃去攻打李渊,到时候李密追着屁股打,李渊再迎头打,那么他这支部队必然全军覆没!于是他给杨广去信说,洛阳已经被李密团团包围,现在根本挪不动窝,支援大兴城的工作还是让别人去做吧!

    杨广随后又派人去各军下通知,去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本来李渊以为大军逼近都城之后,隋军会调集残余兵力前来支援都城的,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是等了几天没见动静。他重新对隋军的形势进行了分析,感到王世充跟李密较着劲,其他的将领们都有私心,确实不可能有什么主力部队支援都城了,就算真来也是些零散兵力也不会影响他们攻都城!

    他明白是时候对都城发起总攻了!

    恰在这时,李渊听说他的三女儿带着一万精兵与李世民会合了!这让他感到吃惊,这闺女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兵?这时候他才知道,女儿默默地在陕北给他踩出了一片解放区,为他进攻都城铺好了一段平坦的道路。他自豪的不得了,我几个儿子都有出息,没想到女儿也这么厉害,真得感谢窦氏了!

    他对裴寂说,等战争结束后,我是得祭奠一下窦氏了!

    裴寂听到这句话心里的嘴都撇了,你去你还找得着窦氏的坟吗?

    李渊下令说,老裴,马上传下命令,仨儿就归在世民旗下,让他自己带领自己的队伍,要跟别的将领一样有自己的办公室!嗯,这仨儿真棒!

    这个排行老三的女同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阳公主,被人尊称为李娘子的巾帼英雄。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平阳公主,例如汉景帝、汉元帝、东汉明帝、晋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魏广平王,都有女儿被封为平阳公主,也许她们都很漂亮,但是她们捆起来也没有人家李三娘的分量重!因为,李三娘以女人的条件做出了男人望尘莫及的功绩!

    当初,李三娘的丈夫柴绍接到李渊来的通知,让他火速赶到晋阳以图大事,柴绍感到左右为难,他忧心忡忡地对李三娘说,父亲就要起义了,我们又不能一块儿去,你留在这里肯定会遭到政府迫害的,我真是放心不下啊!

    “你走你的,我一个女人家容易躲藏!”

    “可是我还是不放心,要不我不去了吧!”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儿女情长呢,赶紧的走!”

    她把丈夫送走后,马上收拾东西,女扮男装,带领家人回到了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李氏庄园。她明白,这个庄园也不是久留之地,用不了多久,隋政府就会派人前来扫荡!于是她把产业变卖,把钱用来救济灾民,取得民信。

    没几天的时间,她就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占山为王去了!当她知道父亲的大军开始南下了,便想召集更多的士兵以助父亲一臂之力。于是她四处联络反隋义军,竟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招纳了四五支相当规模的义军,可以看出她多么有领导才能,多么有魄力了吧。

    至今让人费解的是,李三娘是怎么把土匪头子何潘仁给整服的。

    胡商何潘仁在司竹园当土匪,手下有几万喽啰,他曾经劫持过前尚书右丞李纲为长史,在关西是赫赫有名的主儿,都有着称王称帝的苗头,他为什么就肯归附李三娘。她李三娘长得是很漂亮,但我们不应该从这方面考虑她的成就,因为不是她亲自去谈判的,而是派仆人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这些土匪头子的。

    至于李三娘给马三宝传授了什么样的机宜,让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头子纷纷归顺,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想象这里面肯定很有技术含量!

    由于三娘的动作大了些,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叛军首领的女儿,于是派兵前来围剿,可是被李三娘的军队给打得落花流水,打得都不敢打了。李三娘率领她的义军势不可挡地攻下户县、周于、武功、始平等地区!

    由于李三娘言出必行,并制定严格的纪律约束部下,因此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老百姓根据她的排行尊称她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之为娘子军。因此李娘子的威名远扬,周边土匪团伙与民众纷纷前来归顺,让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了一支七万多人的队伍。

    看到没有,七万,相当于五个师团啊!

    你想李渊有这样的闺女,他能不自豪吗,那是相当的自豪!

    自豪的李渊在617年十月十四日那天,率领二十万大军包围了长安城!

    在攻城之前,他传达了若干规定,要求将士们进城之后不能侵犯七庙(帝王供奉七代祖宗的庙)和代王,以及隋朝宗室里的成员。如果谁敢违令就杀他三族!

    二十多万李家军围住长安,长安就变成靶子的中心点了。去过西安的人都知道,西安古城本来就不算大,用二十万人包围,缠几圈都没有任何问题。

    隋政府的官员们都吓坏了,他们吓得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之前我们不是说过,刑部尚书兼京兆内史卫文升吓得不上班了吗,可是在关键时候他又跳出来了,很积极地组织大家守城!他现在为什么不怕了?不是不怕,而是更怕了。他现在更加后悔挑头毁了人家的祖坟家庙,可是现在后悔有用吗,只有把都城守住他才能安全!

    长安城内的驻军本来就不多,现在又都惊慌失措的,虽然站在墙头上像兵,可是握着武器的手在发抖,更像是感冒发烧了。他们的脸上已经写满了失败,心里装满了逃跑、保命、投降类的概念,他们能不失败吗?当李渊的部队开始攻城的时候,卫文升举着剑喊,杀啊,杀啊,有赏啊,提拔啊,说了很多鼓励话,可大家的战斗力就是提不上去,有人还想逃,卫文升拔剑照着逃的人就刺!

    从战争开始以来,老卫没杀半个敌人,反倒杀了几个自己人。

    当老卫听说李家军已经进城了,他手里举着的剑当啷掉在脚下,脖子突然伸了伸,一口血喷出来,人晃了几下栽到城下,嗵地砸在地上,死得很难看!所以说呢挖人祖坟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好,哪怕是里面有很值钱的东西!

    这时候,隋政府的官员们都挤在代王杨侑的东宫里,他们都像怕冷似的哆嗦着,听到远处传来的战鼓声、厮杀声,声声惊心!当他们听说李渊打进京城了,先是呆愣了一会儿,随后就像大石头落在鸟群里那样呼隆散了。宽阔的东宫显得更加宽阔,只有侍读姚思廉立在杨侑身旁,守着吓得脸色苍白的孩子!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有14岁,在我们现在也就刚上初中,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脆弱的。他结巴着问,怎、怎么办?

    姚思廉拔出剑来说,为臣只要还剩一口气,也不让贼人为难于你。

    杨侑哭道,要不咱们赶紧找地方躲躲吧?

    姚思廉摇头说,没地方躲!

    杨侑瞪大眼睛问,他、他们不会杀了我吧?

    姚思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现在李渊就像疯狗似的,他咬不咬谁没人知道,能知道的是疯狗谁都敢咬!不过姚思廉想好了,如果想杀代王,那就得把剑从他的胸口里拔出来再去杀,否则,绝对不可以!

    杨侑问,我、我喊他表老爷行不行?

    姚思廉喝道,你是君他是臣,你就喊他李渊看他怎的!

    他说完这句话深深地叹了口气,目光顺着窗子望出去,看到院里还有几顶官帽几只官鞋扔在地上。这时候他终于明白什么叫跑掉了鞋跑掉了帽子了。当李渊的将士们吵嚷着闯进东宫大殿时,姚思廉厉声喝道,唐王起义是为了扶助王室,你们休得无礼!

    什么叫作正气逼人,姚思廉现在就是。那些将士们还真被他给唬住了,都退到院里站着队等头儿前来定夺!他们在那里叽喳,这人是谁啊,这么厉害!

    那么姚思廉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胆大?

    据新唐书记载,姚思廉是陈代吏部尚书姚察之子。到了陈灭亡后,姚察从吴兴迁到京兆成为万年人。姚思廉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汉书。他没有别的爱好,就知道下狠地学习,家里的油罐子倒了都不会扶,书上落个苍蝇都读半天。

    他曾担任过会稽王的会计,到了隋朝,他当过汉王府的参谋,父亲去世后,他以服孝为由请了长假。等把身上的孝服脱去,被派到河间任郡司法文书的助理。当初他父亲姚察曾修梁、陈两代的史记,没有完成就死了,临死前嘱咐思廉说:“孩子,一定要帮我完成这两部史书!”思廉声泪俱下地向文帝表述父亲的遗言,文帝任命他继续修书。后来隋炀帝上台,又命他与崔祖浚修区宇图志

    当李渊来到东宫后,将士们马上向他汇报了大殿里的情况,李渊点点头,走进大殿,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