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看身边的姐妹兄弟,停下不讲了,“程娘子呢?”
大家这才忙看去,果然不见其中那个青斗篷兜帽的女子。
“和丹娘往那边看佛像去了。”一个女儿说道。
少年们纷纷转头往她所指的地方看。
“我们也去,我们也去。”他们齐声说道。
几个女子伸手拉住他们。
“十二哥,你们还没讲完呢。”她们喊道。
“没什么可讲的,这些京城人都知道,你们随便打听一下就知道了。”一个少年说道。
这话引得女子们一阵嘘声,嘻嘻哈哈的笑闹成一片,引来四周无数目光。
而此时的西侧偏殿,庭院的热闹被隔绝了很多。
“姐姐,你来看,这里的佛像好吓人呢。”丹娘高兴的说道,在前跑跑颠颠。
身后程娇娘缓步而行,旁边婢女相随。
侧殿中也有四五人,听到动静看过来,见是女眷,便都有礼的收回视线。
京中开化,又即将逢年,女眷们出游甚多,夏日里幂篱遮挡,到冬日多是兜帽遮面。
丹娘一心看佛像,程娇娘的视线却落在西侧墙壁上。
与其它间侧边站立护法金刚不同,这里的墙壁空落,雪白一片,墙角还摆着一排笔墨。
“那是专供文人游子题诗的。”婢女低声说道。
说着话,那边四五人中响起一阵笑声。
“庆林兄好诗好诗。”
伴着众人的笑声,一个男子放下笔,也再次端详墙壁上写下的诗。
“献丑,献丑。”
恭维谦虚相得益彰。
这热闹让丹娘回过头,看到程娇娘和婢女向那边墙走去,她忙跟上。
走近看,墙壁上零散有着几首诗词。
“姐姐,你也要作诗吗?”她过去问道,拉着程娇娘的衣袖。
那边说笑的几人再次看过来,虽然看不清形容,但看着女子气度衣着不凡,定然是富贵人家。
富贵人家教养女子也读书识字,其中也不乏精通诗文,比如安州李家二娘,文才有名。
遇到一个会吟诗的女子,倒也是有趣。
“我不会。”程娇娘说道,一面看婢女,“念。”
婢女应声是,从左到右,低声念墙上的诗。
原来是个不识字的。
这边几人收回视线,有些意兴阑珊,真是可惜。
所以说嘛,才女哪能轻易就遇到。
“我也认得,我也认得。”丹娘笑着,抢着接过婢女的声音念诗。
程娇娘安静听完。
“娘子,如何?”婢女问道。
“我不会作诗,不知。”程娇娘说道。
“我会,我会,爷爷教过我。”丹娘手捧着脸嘻嘻笑道,看着留白很多的墙面。
过年且停寺梅花盛开,才是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文人墨客最多的时候,所以此时墙壁粉刷一新专等那时,等年后来看,这面墙必然已经写满了。
“甚好,我会写字,你做诗,我题写,如何?”程娇娘说道,看着粉白的墙壁,只觉得心中激荡。
她已经用手,用树枝练字多时,不知可能提笔落字了?
“好啊,好啊。”丹娘高兴的点头。
童真烂漫,只知直抒心意,尚不知何为谦逊藏拙。
原来是引顽童嬉闹,那边几人对视笑了。
“如此我们且去赏梅。”他们说道,一面谈笑方才的诗词从后门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