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2章 自揭老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次日我起得很早,起来后,去酒店吃了早饭,又喊服务员送了两份到客房。

    两份早餐送到之后,李鲸和田晓雨这才先后起来。尤其是李鲸已经换了睡衣,在客厅走来走去,这样子似乎和我感觉里的李鲸不太像呢。也许,我记忆里的李鲸还是那个很小的刘莲茹的模样吧。又或者说,她根本没把我当外人;也或者说,她在国外比较久,生活习惯比较自由,这些在她眼里根本没啥好顾忌的吧。

    而田晓雨相对来说,保守一点,换了一身休闲服,边揉着眼睛边走了出来。

    李鲸毫无顾忌地给我打招呼,说:“刘哥你起得好早啊?是去楼下吃的早餐么?”

    我说:“是的。习惯了早起。顺便给你和田晓雨喊了早餐送上来,趁热吃点吧,一会咱们还得赶路,去清水湾。路程还有点远,开车过去路况也不是太好。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李鲸三下两下收拾好了,站在我面前时,则又换了一副面孔。此刻的她,高高滴扎起马尾,也是穿着一身休闲便运动的套装,脚上不再是高跟鞋了,而是换成了一双白色运动鞋。整个人看起来,越发的青春活力有朝气,像正当青春的大学生。

    李鲸说:“刘哥,昨晚实在不好意思,后来都不知道怎么就喝晕了。”

    田晓雨一听李鲸这么说,瞬间瞪大眼睛看着我,做了个鬼脸,又似乎带有一点警告的意思。我心想这下玩了,田晓雨不会以为我跟李鲸昨晚之间发生了点什么吧?

    果不其然,田晓雨插话说:“哟哟哟,老刘你这人昨晚还背着我喝酒呀?这么好的事,都不喊我,太过分啦哟。”

    我···我去,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实际上昨晚确实有点背着田晓雨的意思了,一来是那么晚了,再者当时确实喊了她的,但是她睡着了,这也不怪我嘛。我索性不说话,笑了笑,任凭田晓雨怎么想吧。

    李鲸连忙笑着说:“晓雨姐姐,你可冤枉了刘哥。她昨晚可是让我喊了你的,只是你睡得太沉了,我喊了好几次都没叫醒你。后来索性就没喊你,让你把瞌睡睡好。”

    田晓雨做了一个要敲打我的手势后,笑着对李鲸说:“我故意这么说的。没关系,没喊我是对的,我晚上不能熬夜,只要熬夜了,第二天一定没有精神浑身没力气。”

    李鲸说:“晓雨姐姐,你不怪我就好。对了,咱们赶紧吃早餐吧。”

    等待二人吃早餐的时候,我查了一下大概路程。从蓉都开车到清水湾,现在走高速下道之后,再走县道和一截山道,导航上显示得四五个小时。总体来看,路程还是有点远,预计到了清水湾都下午两三点了。

    吃完早餐后,三人离开蓉都。车子穿行在出蓉的高速公路上,李鲸不停感慨,说在国外这么多年完全没意识到国内已经发展这么迅速,城市建设已经这么高程度了,但是国外的媒体上,基本没有报道这些情况,这让她很是意外。

    我给她解释当下的媒体环境和国外的媒体套路,告诉她,在国外的媒体上,很少能看到真实客观的中国情况。事实上,这么多年,国内发展得非常迅速,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很快,而且大家的自信心也比以前有了长足的提升,最最实际的是,国内的就业和创业机会,相比以前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李鲸“嗯”了声,说:“这个这几天时间里,我能明显地感觉得到。”

    我说:“你接下来能更多的观察一下,就有更深的体会了。”

    李鲸笑着说:“刘哥,你再说一会儿,我可能就不回加拿大了。”

    我想了想,略作严肃神情说:“回国发展,也不见得是坏事哦。最近几年好多国外回来发展的。其实这些人回国,多少都还发展得不错的。出去见识了一下国外的情况,思维和理念有所不同,回国再创业,有点经验上的优势。”

    李鲸说:“这个我倒是没考虑。这两天,我偷偷也想过,回加拿大之后要不要问问我妈妈,到时候回不回国。说实话,在国外,我感觉她也比较孤独。华人之间也不见得多么团结,能出国的,多半对国内感情不太深,还指望能对同样华人面孔的同胞有多少感情呢。再过几年,她老了,我成家了,有自己家庭了,她一个人怎么办?与其在国外,还不如回国,起码周围都是说中国话的中国人。根毕竟还是在国内。”

    对于李鲸的话,我也不置可否。这毕竟是她的海事,我们还没有到熟悉到这种决定她家事的地步。本质上,我还是一个她这次的“向导”而已。

    田晓雨毕竟是女孩子,对这种情感方面感受比较细腻,她听了半天,说:“李鲸,不管你回国还是不回,都希望你和你妈妈幸福。”

    李鲸说了声谢谢。

    车子一路开得飞快,下高速了之后,县道上稍微放慢了速度。县道上就换我来开车,田晓雨坐在后排位置上休息。李鲸坐在副驾位置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说话,她可能是怕我疲劳驾驶吧,担心我睡着了。

    世界上,这个县道的路况,有些颠簸,我怎么可能睡着呢。倒是田晓雨在后排,一会便打起了呼噜。

    李鲸说着说着,问我为啥选择做记者。

    我说:“大学时,学的中文系。那时候我还是个文学青年,梦想着当个作家,于是上大学时,别人谈恋爱时,我窝在图书馆看小说;别人出去搞兼职时,我还是窝在图书馆里看小说。到大四的时候,我决定写一本小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出来了,可是到处找出版社找不到。”

    李鲸好奇地问:“怎么会找不到出版社呢?”

    我说:“国内的出版社,基本都要考虑商业变现。我一个大学生没名气,写的东西自然也没多少市场吧。出版社这么考虑,也有一定的道理的。”

    李鲸说:“国外好像都是有专门的经纪人。也就是作家的经纪人,而且作家的地位很高。那你后来怎么办呢?”

    我说:“后来我写完了,依旧没找到出版社。这书就搁在电脑里。临近大学毕业,别人都找工作去了,很多同学考上公务员,或者考上教师,或者进入银行。你不知道,恰好那几年,东川发展迅猛,到处有考编制的机会。考编制,知道么?”

    李鲸摇摇头。

    我接着说:“考编制,就是考铁饭碗,进体制当公务员。很多同学考上了,我考了几次没考上。但是很快要毕业离校,要找工作啊。我冷静分析了一下自己的优势,发现也就写作稍微好一点,于是想着能进报社当个记者,也挺不错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