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六年,四月二十日。
朱翊钧遣张诚去礼部主客司催促了两次后,换来的不是努尔哈赤的消息,而是一封从澳门寄来的外文信。
信当然是寄给范礼安的,与信一道寄来的,还有一部《葡汉辞典》、一部《天主圣教实录》,以及一张中文标注的《山海舆地全图》。
这时朱翊钧先前恢复四夷馆旧制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有皇帝重视,信件翻译得极快,不到一天,澳门寄来的那些西洋学作就呈到了朱翊钧面前。
朱翊钧虽然觉得截留翻看他人信件是一种侵犯个人隐私的不当行为,但他甫一拿起那封信的翻译件,立时就被一句话吸引住了,
“罗马教皇颁布诏书,号召对英吉利国进行圣战,佛郎机国因此扩编舰队,并名之为‘无敌’……”
朱翊钧翻了下信纸,见到落款除了一行外文外,并有一个“罗明坚”的中文名,心中恍然。
没错,历史上的罗明坚现在应该已经离开中国了。
万历十六年这一年,他带着备拟好的国书中文雕版,由澳门前赴罗马,计划请求教宗派遣使节觐见大明国主。
他在万历十七年抵达里斯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是当他回到罗马不久,正逢教宗西斯笃五世逝世。
在这之后又连续有三位教皇“升天”,这样一来,教皇四易其人,因此,罗明坚未能完成使命及再度重返中国。
而历史上的罗明坚之所以来到中国,也是受耶稣会远东巡视员范礼安的影响。
因此在现代人朱翊钧将范礼安违反原有历史轨迹地请到北京之后,罗明坚在出发去罗马之前,还不忘给北上的巡视员范礼安写信告知。
朱翊钧读完信件,朝立在一旁的张诚问道,
“范礼安看过信了吗?”
张诚忙回道,
“未曾,主客司觉得这些东西应该先给皇爷过目,于是第一时间就交去了四夷馆翻译。”
朱翊钧点点头,道,
“那现在就把这信,以及这些西洋学作都送还给范礼安罢。”
“送去的时候,别忘了替朕问候他一声,告诉他这本辞典和这份地图朕都觉得很有用。”
朱翊钧是很看重罗明坚的,历史上的罗明坚不但是晚明时天主教进入中国内地长期居住的第一人,还是利玛窦来中国传教的举荐人。
张诚笑道,
“奴婢听闻,这份《山海舆地全图》,是万历十二年时,当时的肇庆知府王泮出资刊行的,在广东民间早有流传,只是没甚么人像皇爷这般感兴趣罢了。”
朱翊钧笑了一下,他在这一点上还是十分理解大明百姓的,晚明税负沉重,又有“通番”的罪名压着,大明百姓忙着为生计奔波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对除科举以外的外部知识感兴趣呢?
真正能读懂那些西洋文明,并且有条件去进一步探索的,一定就是那些生活优渥的官员士大夫。
因此朱翊钧在这方面还真没甚么优越感,最起码要比他在面对太监时多了一份平和与谅解。
他知道大明百姓现在对西洋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