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已从埃塞克斯获捐五千万份疫苗, 率先在曼彻斯特试点免费发放,随时等待市民预约接种!”
《每日电讯报》抢先发出了头条新闻。
标题中的“免费”就足以吸引大的目光,《每日电讯报》立志于传播第一手讯息。
《泰晤士报》则更详尽地报道了具体内情:“这只疫苗由生物科技公司埃塞克斯主导研发生产, 从前年开始投放市场,已经验证过预防流行性病毒的有效性。这次埃塞克斯力排众议和政府合作捐献,是一次突破性的尝试。”
这其实算是变相为埃塞克斯背书, 鉴于他们和现任继承人瑞亚·诺伦的关系,这也并不奇怪。
在左右之间永远保持中立的《金融时报》则更着重分析了这背后的经济意义。
“在经历北美退市,总裁离世等接连打击的埃塞克斯终于重整旗鼓, 决心用一场大型公益活动来挽回自己一路颓败的声势。希望这也能挽回他们下滑趋势的股票走向。”
《卫报》的侧重点在于政府在这之中做出的努力,并且试图挖出其中更深层次的含义。
“看来布莱尔政府还不想放弃埃塞克斯……”
这个沉寂半年之后的生物巨头再次大动作,立刻就引起了英国上下的关注。尤其是事关瑞亚·诺伦, 全世界都得多一分好奇。
大报纸需要斟酌立场, 只能在报道里间接、隐晦地提及这位争议颇多的好莱坞巨星人物。主流大报中, 只有《独立报》把瑞亚·诺伦和政府合作捐助联系起来。
五花八门的英国小报就没那么多顾及。
《每日快报》:“去年埃塞克斯药物就是因为瑞亚·诺伦闹得沸沸扬扬, 今年的行动还会和她有关吗?”
《太阳报》大胆地提出:“这或许可以看做瑞亚·诺伦正式上任埃塞克斯集团的一个信号。”
他们大张旗鼓地刊登了一张模糊至极的照片,声称瑞亚在参加完《哈利波特》杀青派对后就赶去了公司伦敦总部。
即便是这样的严肃新闻,《太阳报》还是用一种追踪八卦的口吻叙述了瑞亚在英国的行程。他们本来就是打着拍瑞亚绯闻的目标去跟拍的。
可惜,“瑞亚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刚成名的年轻女演员了, 作为好莱坞当红的女掌权者, 她有了严密的层层保护。如果不是确定那头黄金头发一定是瑞亚, 或许会误认为是哪位高层出访。”——这就是《太阳报》的原文。
“女掌权者, 高层人士。”
经纪助理霍姆从这些报纸里挑出几个关键字眼念叨:“哦瑞亚, 现在没有人用‘女明星’来形容你了, 这已经不够分量了!”
刚飞回来的瑞亚反应平淡:“《太阳报》就是喜欢夸张。”
霍姆瑞亚说的, 只是惋惜:“我真应该陪你过去的, 我们可以趁着这个讨论热度联系一些慈善机构, 做几次医院公益。”
“然后给我拍探望患者的照片?”瑞亚马上明白霍姆的意思,但她摇摇头:“算了,就别把表演延伸到这种地方了。”
女助理摊手:“现在的风向不错,如果引导得好,这是一个改变形象的好机会。不然就会一直被这些记者加深‘集权’、‘掌管者’的标签。
“虽然这是事实,但我们最好还是避免成为大众眼中的那种精英人物,这迟早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作为美国普通家庭出身,霍姆很了解人们的想法。霍姆的想法很简单,瑞亚现在的位置很高,当然她们不会满足于此,可这容易成为一个靶子。
公关肯·桑珊的建议是“保持一段时间的低调”,所有好莱坞的公关经纪头疼的都是怎么让自己的客户维持曝光,只有瑞亚的麻烦是相反的。
对于瑞亚·诺伦来说,“不出现在新闻里”这件事本身就是相当困难。她全身上下都是新闻——这还仅仅是展示在明面上的。
既然做不到从媒体报道里消失,那就只能想办法让舆论按照有利的方向发展。
霍姆换了个宣传策略:“格温妮丝起诉哈维的判决结果很快出来了,很多人都在响应支持,也到我们发声的时候了,其实大部分人都在期待你的声明。你不介意接几个采访吧?现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瑞亚这次没有拒绝。
“一开始哈维还一直打电话过来,然后是他的弟弟鲍勃,他们想找你。”霍姆汇报了一下最近的情况:“后来马洛伊见了他们,他们才终于停止骚扰。”
说到这里霍姆停顿地看了瑞亚一眼,尤其是对坐在房间另外一头的犹太男人侧目了一会儿。瑞亚飞到洛杉矶当天,马洛伊就回来了。
即便霍姆已经知道马洛伊不是普通人,还是对他这种瞬息消失又出现的能力感到惊异。霍姆她甚至很意外,拥有这种超能力的马洛伊竟然会放瑞亚一个人去英国。
看着犹太经纪人在不远处回复消息,霍姆小心地移开视线。
瑞亚像是明白霍姆心里面在担忧什么,开口为自己的经纪人解释:“放心,马修没有对韦恩斯坦兄弟怎么样,他在好莱坞只会用业内允许的手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