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四章 初次南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r />     太后叹道,“也罢。总不能皇帝身边没一个得宠的是咱们的人,你便去安排吧。”

    乾隆十六年,前朝安静,西藏的骚乱也早已平定,皇上以为西北无忧,便更重视江南河务海防与官方戎政。正月,皇上以了解民间疾苦为由,奉母游览,第一次南巡江浙。按着太后的意思,因是巡幸江南烟柔之地,随行的嫔妃除了皇后,便以汉军旗出身的纯贵妃、玫妃、婉嫔、庆贵人、魏常在和玉氏出身的嘉贵人陪伴。皇上对太后的安排甚是满意,便将六宫中事都托了愉嫔海兰照应。

    正月十三,御驾离京,经直隶、山东至江苏清口。二月初八,渡黄河阅天妃闸、高家堰,皇上下诏准许兴修高家堰的里坝等处,然后由运河乘船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至苏州。三月,御驾到达杭州,观敷文书院,登观潮楼阅兵,遍游西湖名胜。

    皇上对江南向往已久,终于一偿夙愿,守着晴也是景,雨也是景,烟雾蒙蒙又是一景的西湖,沉醉其间,不能自拔。

    这一夜本是宫中夜宴,皇上陪着太后与诸位王公、嫔妃临酒西湖之上。亲贵们自然是携带福晋,相随而行。后妃们亦是华衫彩服,珠坠摇曳,更不时有阵阵娇声软语传开。

    皇上叹道,“皇额娘属意曲院美景,只是风荷未开,唯有绿叶初见,不能不引以为憾了。”

    太后笑吟吟道,“哀家承皇帝的孝心,才得六十天龄还能一睹江南风光。哀家知道皇帝最爱苏堤春晓,可惜咱们不能在杭州留到夏日,所以也难见曲院风荷美景了。只是哀家想,既然来了,荷叶都见着了,怎么也得瞧一瞧荷花再走啊。”说罢,太后示意福珈,福珈会意,轻轻击掌,却见原本宁静的湖面上缓缓漂过碧绿的荷叶与粉红荷花。其中一朵荷花格外大,几有半人许高,在烟波微澜之后渐渐张开粉艳的花瓣。花蕊之上,有一个穿着羽黄绢衣的女子端坐其中,恰如荷蕊灿灿一点,翩翩若飞鸿轻扬,轻唱软曲。

    灯火通明的湖面渐渐安静下来,在极轻极细的香风中,琵琶声淙淙,有轻柔舒缓的女子歌声传来,唱出令人沉醉的音律。那女子的歌声虽不算有凤凰泣露之美,但隔着水波清韵,一咏三叹,格外入耳。只让人觉得骨酥神迷,醉倒其间。直到有水鸟掠过湖面,又倏忽飞入茫茫夜气,才有人醒转过来,先击节赞赏。

    皇上亦不觉赞叹,侧身向如懿道,“词应景,曲亦好。这些也就罢了,只这曲子选得格外有心。”

    如懿低首笑道,“素来歌赞西湖的词曲多是汉人所作,只这一首《仙吕·太常引》乃是女真人所写,且情词独到,毫不逊色于他作。”

    太后转首笑道,“皇帝是在与皇后品评么?如何?”

    皇上笑着举杯相敬道,“皇额娘又为儿子准备了新人么?”

    太后笑着摇首,招手唤荷花中女子走近,“皇帝看看,可是新人么?”她的目光在如懿面上逡巡而过,仿佛不经意一般,“宫中新人太多,只怕皇后要埋怨哀家不顾她这个皇后的辛劳了。”

    如懿心头一突,却笑得得体,“有皇额娘在,儿臣怎么会辛劳呢?”

    太后不置可否地一笑,只是看着近前的那名女子,竟是入宫多年却一直不甚得宠的庆贵人。

    嘉贵人举起自己手中的酒盏,抿嘴笑道,“旧瓶装新酒,原来是这个意思。”

    皇上颇有几分惊喜之意,“沐萍,怎么是你?”

    纯贵妃亦笑,“庆贵人入宫这么多年,如今才知歌声竟这样好,咱们姐妹倒也是第一次听闻呢。”

    太后和缓问道,“庆贵人,你是哪一年伺候皇帝的?”

    庆贵人依依望着皇上,目中隐约有幽怨之色,道,“乾隆四年。”

    太后叹息一声,“是啊,都已是第十二个年头了呢。哀家记得,你刚侍奉皇帝那年是十五岁。”

    庆贵人垂下娇怯怯的脸庞,“是。”

    “可哀家也记得,你刚伺候皇帝的时候,似乎并不会唱歌。”

    庆贵人含羞带怯看了皇上一眼,“臣妾自知不才,所以微末技艺,也是这十二年中慢慢学会,闲来打发时光的。还请皇上和太后不要见笑。”

    庆贵人这几句话说得楚楚可怜。皇上听得此处,不觉生了几分怜惜,“这些年是朕冷落了你,以致你长守空闺,孤灯寂寞,只能自吟自唱打发时光,以后必不会了。”说罢转头吩咐李玉,“今夜,便就由庆嫔侍寝吧。”

    陆氏忙跪下谢恩。众人也皆举杯恭贺。太后听闻皇上晋了庆嫔位分,面上稍显安慰,又言湖上风大,便先回去歇着,只余嫔妃们陪伴皇上继续欢声笑语。

    彼时皓月当空,湖上波光粼粼。有三五宫裳乐伎坐于湖上扁舟之中,或素手抚琴,或朱唇启笛。笛声顺着和煦的微风飘来,在耳畔萦绕不绝。

    皇上与身侧的庆嫔絮絮低语,也不知是谁先惊唤起来,“是下雪了么?”

    众人抬起头来,却果然见有细碎白点缓缓撒落,尽数落在了湖上,恍惚不清。有站在湖岸近处的宫眷伸手揽住,唤起来道,“不是雪花,是白色的梅花呢!”

    那人话音未落,便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满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白色薄缦纱衫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盈起舞。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眉目如画,顾盼生情。

    婉嫔低声惊道,“这不是魏常在么?”

    白蕊姬瞥了魏嬿婉一眼道,“魏常在此举若是放在炎炎夏日,倒也算是别出心裁。只是皇上既巡幸江南,为的就是多多欣赏江南风光,这白梅虽不是雪花,但乍一看却也无甚分别,咱们住在紫禁城,难道看得还少么?御驾临行前紫禁城还是白雪皑皑,如今方才到了江南,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场雪景。魏常在虽是有心想要博皇上一笑,却未免失了新意。”复又拈起一颗白玉葡萄道,“到了什么时候便做什么事,如同庆嫔一般,才是恰如其分。”

    皇上原本还觉得魏常在的表演尚可,可听得白蕊姬这般议论,再一看,却也觉得通俗,没什么趣儿,便也不再多做理会,只和庆嫔一道品酒。

    嘉贵人见皇上并不在意,撇嘴冷笑道,“今儿晚上可真是乏味,除了歌便是舞,咱们宫里的女人即便是铆足了心思争宠,也得会点儿别的吧。”

    纯贵妃笑着瞥了眼嘉贵人,慢悠悠道,“嘉贵人也别总说旁人。你忘了自己刚入潜邸那会儿,什么长鼓舞啊扁鼓舞啊扇舞啊剑舞啊,又会吹短箫又会弹伽倻琴,一天一个花样儿,皇上宠你宠得不得了。如今也惯会说嘴了,也不许别人学一点儿你的样儿么?”

    嘉贵人嗤笑道,“那也得舞得起弹得出才好啊。我出身玉氏,学的也是玉氏的歌舞,到底还能让皇上看个新鲜。可你瞧今儿个,庆嫔倒也罢了,毕竟是太后抬举的人,又是头一个出场的,皇上喜欢呢,咱们也算看个热闹。只是这魏常在排在庆嫔之后,皇上的目光早都被前头的庆嫔吸引走了,她便是再表演什么,都只是多此一举罢了。”

    纯贵妃叹了口气,有些自怨自艾,“多此一举又何妨?到底也是年轻,今儿个不行,还有往后。像我和嘉贵人都是半老徐娘了,哪里比得上十几二十来岁的妹妹们年轻水嫩呢。”

    嘉贵人笑道,“那也难说。有时候女人的韵味,非得年纪长一点儿才能出来。岂不知半老徐娘还风韵犹存呢。姐姐忘了,愉妃生五阿哥是二十八岁,我生八阿哥那会儿已是三十四了,舒妃如今头胎也二十八了。姐姐生三阿哥是二十二岁,玫妃生四阿哥是十九岁,那还算是早的,但到底也是侍奉了皇上多年后才有的。咱们皇上啊,或许就是觉得年轻的丫头们嫩瓜秧子似的,伺候得不精细。且看庆嫔就知道了,从前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皇上也不得宠,倒是如今开了点儿眉眼了。所以啊,姐姐别整天念叨着人老珠黄,除了把自己念叨得絮烦了,其他真没什么好处。”

    如懿笑道,“有嘉贵人这句话,本宫也宽心多了。原来越老,好处越在后头了。”

    嘉贵人犹自在那儿絮絮,皇上却已起身,言道有些薄醉,要先回去歇着了。彼时魏嬿婉刚刚舞毕,正要上岸给皇上请安,却见皇上已起身离席。一时间魏嬿婉被尴尬席卷了全身,她还在期望自己精心准备的舞蹈可以让皇上耳目一新,进而得蒙圣宠,却不想皇上根本没在意她的表演。委屈与不甘让魏嬿婉此时只能望着皇上将要离开的背影,切切道,“皇上……”

    皇上听到声音,回头见魏嬿婉眼含期盼,却未多说什么。一旁陪侍的庆嫔仿佛生怕自己得来不易的恩宠被抢去,连忙拉着皇上的衣袖道,“皇上有些醉了,臣妾扶您回去歇息吧。”

    皇上眼神迷蒙,只随意冲着魏嬿婉的方向丢下一句“赏!”,便任由庆嫔搀扶着离开。

    皇上离去,周围顿起议论阵阵,嘲讽与讥笑不绝于耳,魏嬿婉尴尬得几乎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只是在场之人无一人为她解围,只任湖面飘来的晚风吹落她眼眶中的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