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作之品
所有人都被女评委的尖叫声止住了步,以为出了什么事,纷纷跑了回去。
“怎么了?”有人问。
“见、见鬼了...”女评委张口结舌地指着东方黍的作品。
跑来的人朝那“秋韵”一看,果然见了鬼,原来的图案造型完全变了个样。
冰块做的山坡和岩石不见了,被融成了水,两个胡萝卜雕成的小人也变成,一个坐在水边洗衣服的少女,一个坐在船上垂钓的渔人,而且水中不知何时竟出现了几条红色的小鱼。
更奇的是刻字的冰块,经融化变成了抽象的山脉,而冰块上的黄油已融掉到了水里,变成了一轮金黄色的水中圆月。
一个评委先看出了意境,大声说道:“你们看,石上清泉,水中明月,晚归浣女,泛舟渔人,这不是取自王维的诗《山居秋暝》吗?”
另一位评委马上接道:“空上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绝了,绝了,真是菜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景,景中有菜啊...”
经两位评委一点评,其他人也看出了意思,随着冰水寒气的散发,“秋韵”所表达秋时雨后的清凉也让大家有所感受,看着这一道清新秀丽的冷拼,让人不禁像回到了王维笔下的山村,新雨如诗的意境,如梦山水的画面。
从一幅画幻化成另一幅画,从一首诗转化到另一首诗,从一个意境跨越到另一种意境,选手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让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也让他们忘了刚才自己是如何评头论足的了。
评委们也忘了参赛选手与评委不见面的大赛规则,强烈要求组委会让选手与大家见面,不得已,主持人将东方黍请了出来。
经过东方黍的讲解,评委们才知道,黄油在零下15度的低温冷冻后会变得像石膏一样,这样才有利于雕刻成菊花。
而第二幅画就隐藏在第一幅画的冰块下,包括水中鱼和小舟。羊城秋日如夏,冰融化成了水,黄油融化成了圆月,只所以会变成水中月,很简单,在刻字冰块下的水里放一个圆形的模子就行了。
最绝的是胡萝卜雕刻小人手中的黄油杯,那黄油融化后,两个小人手上分别露出了一缕布和一段鱼丝,本来对饮的两人,一个变成了浣纱的少女,一个变成了垂钓的渔翁。
关键的问题就是温度,是气温造成了这道菜的变化。
“哗...”
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选手非凡技艺的折服,也是对一个食物艺术家最崇高的敬意。
“慢...”人群中忽然走出一人。
大家仔细一瞧,是那位香港来的美食家,他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对东方黍说:“这道菜独具匠心,别具一格,确实很有创意。但,请问凉菜在哪里?”
美食家一问,大家顿时安静了,是啊,热闹了半天,激动了半天,好像是没有看到有什么凉菜。
一众评委这才想起,这是冷菜大赛,不是画画比赛,逐都将目光聚向了东方黍。
东方黍淡淡一笑,回了一个字:“鱼。”
大家都朝盘中水里的鱼看去,五条活灵活现的小红鱼,摆着不同的姿态,或跃,或隐,仿佛争食着鱼饵,又宛若在水中嬉戏。
“冷拼的造型固然重要,但终归是形,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冷菜的味道,这才是本。一道冷菜既要有艺术性,同时又要达到“冷菜骨香”的标准,才能称得上完美啊。”美食家说道。
虽然美食家说出了冷菜制作的常识,但从话音里也能听出他说“秋韵”这道菜有“中看不中吃”之嫌的意思。
东方黍没说话,拿筷子递给了美食家和另外四人,其他人则巴巴地观望着,待这五人品后再做决断。
五人依次将“小红鱼”塞入口中。
刚开始,每个人的眉毛好像跳了跳,但都没说话,随即,五人闭上了眼睛,仍未说话,慢慢咀嚼着,嘴巴蠕动着,慢慢地,慢慢地,吃的很小心,吃的很轻柔,又好像吃的很艰难,慢慢地,随着五人的喉头蠕动,可以清晰看到食物下咽的过程,但五人仍闭着眼,没有说话。
一旁人也屏息静气地等待着,等待着五人做出反应或点评,但五人像入定的老僧一样,就那么呆站着,闭着眼,恍然进入了梦游。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