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是启帧登基之后第一次与北凌老王正面交锋。
对于东启来说,国家颜面是大,使节长已死但却换来了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把握,将北凌驻军提前驱逐出境,换东启接管赫和。
对于北凌来说,已然清楚的认识到这是一个陷阱,是赫和乃至于东启的阴谋。
但使节长死无对证,赫和袖手旁观,在此情势下,若孤注一掷、两军相向不足为惧,但这天下悠悠众口又该如何是好。
即便两国难免一战,但必不能是因为此事,让天下认定是北凌主动挑衅,从而背上背信弃义、狼子野心的恶名。
启轻禹快马加鞭赶到琼州,刚下马车便与北凌就此事进行谈判。
东启要求北凌道歉,并主动撤兵,换东启驻守赫和。
北凌就势放下大国身段,向东启致歉,同时,下诏褫夺涉事将领军职,押送回国治罪,但拒不撤出驻军。
两国相持不下,韩王为护母族怀有私心,未经请示启帧,便与北凌相商,各退一步,让赫和抉择由何国驻军境内。
乐嘉彭康就瞅准这个机会,先是东启使节长的遭遇感到惋惜,而后再对两个邻国对赫和的护佑表示感谢,最后声泪俱下的表示不愿因为一个小小的赫和而导致两国关系失和、东境百年来的和盟崩塌,遂放弃两国驻军的护佑,愿以一国之力自食其力,全力抗击西戎。
东启、北凌见赫和如此,两相权衡之下,最终达成合意,北凌退兵赫和境内,若无赫和国书请援,两国铁骑绝不踏入半步。
这个结果,看似北凌输了,东启也保住了国之颜面,可他们两国谁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老凌王命驻军撤退,却也绝了东启取而代之的可能。
总而言之,赫和渔翁得利。
其实,此一局也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宜,属于险种求胜。
启帧即位不久,但谋朝篡位的谣言不散,人心未定,他当务之急是保住东启颜面,必不能孤注一掷与北凌硬碰硬。
老凌王更是如此,前盟之下,只有他一个旧人存活于世,仍在君国之位,前约既定,有生之年定不破盟,他又怎可在赫和离心之下,堂而皇之的盘踞赫和不走,受天下所指。
再加上了启轻禹主持东启和谈,对赫和暗中予以帮助,才有如今这个局面。
其实,这个主意是启轻玦秘密向乐嘉彭康进献的计策,再加上欧阳群芳的巧妙安排,才能最终达成。
可乐家彭康并不知道,启轻玦也并非衷心事主。此事若成,他便是向乐嘉彭康表示了投诚的诚意,若不成,天下大乱之际,也正合了他趁乱东山再起的私心。
不过,东启和北凌也也没有那么好打发,在重压之下,乐嘉彭康答应以幽州五郡为十一公主远嫁东启的嫁妆,同时,将明阳山矿山同北凌共享同开。
就赫和而言,虽然国利有损,但却将虎视眈眈的邻国铁军驱出国境,一举击碎了妄图控制或瓜分赫和的合约,同时将旁落的军政大权全数收回,相比之下,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