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蛛丝马迹来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算了,就当他是天生的智商有限就好了。
有了徐正道这个熟人在这里,好处还是有一些的,首先至少他不至于每日都一个人呆着,其次,对方还算个小教习,能够帮着开个‘小灶’什么的,当然了,主要是了解一下作为庶吉士的一些注意事项,贾琏不会承认徐正道在学问上比他高出多少额。
只有一点比较可惜,贾琏算是庶吉士,而徐正道是翰林院编修,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小教习,两个人并不能够一直相处,贾琏越发觉得,他需要彻底地融入翰林院,并不单单是与徐正道交好就足够了的。
而在翰林院想要与周围的人搞好关系,也不是像在国子监的时候那么简单的。原先,他凭借着不错的家世,慷慨大方的性子,算是友好的态度,虽然不说在国子监里很多监生朋友,却也有些相处的不错的,到了后来,他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更是让人没了挑剔他的机会。可是在翰林院,显然没有那么简单了,在这里,只按照家世来分,你是勋贵家的孩子,那么,便没什么翻身的机会。
贾琏尝试着通过关心同窗来获取其中一部分人的好感,只可惜效果不大,毕竟这里的清贵士子之中,家世不比他差的也有许多。那些人家的子弟就如同张家,专门聘了大儒来教导家中子弟,并不去国子监上学,或者是偶尔去听一听,于是,他在国子监中不曾遇到太多。
可是翰林院就不一样了,不论他们的家世如何,能够入翰林对他们来说都算是大喜事。而这些人也并不曾盛气凌人,更很是愿意帮助同窗,让贾琏就算是想要做什么,有没有人愿意接受都是难说的。
小巧讨不得,贾琏只能从其他的方面着手,最简单的,就是从最基础的事情开始做——每日都笑以待人。伸手不打笑脸人,勋贵子弟为什么人人都看着觉得不顺眼,莫过于是那些个‘前辈’们不曾做好,比如说贾赦之流,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不学无术、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外加强抢民女。贾琏需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印象分,给人留下‘不论其他的勋贵子弟怎么样,贾琏总是个好的,不是会做出那些的事情的’的想法。
这实在是有点儿难为人的事情,他本身就不是个太软和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国子监里跟朱子明对掐了。又金尊玉贵的过了十八年,却要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骄傲撇到一旁,舔着脸皮对着别人笑,这种不要脸的感觉,实在是不怎么好。
可是不论多么不好,他都不能像贾敬似的,拍拍屁股去修仙了,他不但不能离开这里,还一定要在这里混下去,甚至是混得好才成,只有混的好了,日后的日子才能够按照他想的继续过。
若是冯紫英知道贾琏现在的日子如何,怕是会仰天大笑,好好嘲讽他,就算是温润的卫若兰,怕也是甚为惊讶的,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种有些不顾脸面的行径,实在是有些丢人现眼了。
“还好,他们还什么都不知道。”贾琏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最好是在被人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之前改善在翰林院的处境,不然的话,他怕是会自己郁闷死。
冯紫英和卫若兰还是感觉出了一点儿东西的,在贾琏领着徐正道一同来与他们见面的时候,“国子监的同学,徐正道,你们应该还记得吧。”
冯紫英微微蹙眉,他是极为不喜欢这些他心里面所谓的酸儒的,卫若兰好一些,友好地笑了笑,“卫若兰,”又指了冯紫英道,“这位是冯紫英。”
徐正道就好多了,笑呵呵地表示他都认识,又说了自己现在和贾琏同在翰林院,“没成想到竟然在离开国子监之后还能见到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