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女郎握着这短匕?”便有人轻声诧异。
“掰不开,试过许多次了,都掰不开。”那大夫说,“也不知究竟经历了什么,她仿佛只有紧握着匕首方能安心。”
刘彻也试过取出她手中匕首,却也不能够。此时听那大夫说话,眼中心痛之色便是更甚。终究,千言万语皆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他蹲下身,艰难地将她抱起,慢慢,一步步往马车那里走去,中途趔趄了一下,却拒绝了旁人的搀扶。
杜周见一切妥当,跟着走了过去,待出城后,便立刻上马扬鞭,往长安城去了。
此时的长安城,却是危险一触即发。说实话,若真等杜周跨马加鞭过去给陈蟜通风报信,还真是来不及了。
因为,自以为已然一切就绪,继而开始发难的皇戚乱臣,已然开始准备上表,以御驾亲征太过危险为由,请立太子。当然,他们就算准备好了,也要再等一等,等,边城因为少了皇帝而大乱之时。
而此时的陈蟜,已然将网撒开,将他们一个个的言行举止命人细细记载。只待时机成熟,便一拥而上,此时,他也在焦急地等待着青县传来的信息。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一次,比他的信息来的更快的,却是一个风尘仆仆的人。
那人滚身下马,一个踉跄,却立刻挺直了腰,挡在他的仪仗之前:“我有要事求见堂邑侯二郎君!”
“大胆!郎君岂是你想见便见得的?”仪仗之人自然不肯同意,纷纷大喊。
那杜周站在那里,脸色瘪了又瘪,仿佛不知道该说什么。过了好久,方道出一句:“我是从青县来的……”
“请他近前来!”陈蟜当机立断吩咐道。
片刻之后,那杜周便出现在陈蟜面前,一番周旋后,陈蟜确定了他的身份,及至那密信被取出,他展开缣帛看了一眼。立刻道:“还请将军与我一道回府,再做定夺!”
杜周不明所以,却见他满脸严肃,便应允了,立刻跟上。
陈蟜回了府,还未落座,便立刻着人去请馆陶长公主,陈午同其兄陈须及周亚夫老先生。待得众人都齐了,他倒也没避讳,直接当着杜周的面将那密信取出,交予众人传递,不多时,气氛便越加紧张起来。
周亚夫倒是第一个说话的:“虽老夫与陛下有些旧事不清不楚,可那些乱臣贼子竟敢冒天下之大不敬,以一己之私企图陷百姓于水火!什么都不用说了,老夫虽绝迹朝堂多年,但交好的知己却还是有几个,手下门生也有一些忠君为国的。我立刻去找他们来,一同密谋。”
周亚夫有个学生,便是这长安之中统领禁军的头。他如今落下这话,陈蟜脸上便是一喜:盖因他监控了这朝中大臣许久,周亚夫的这位门生却是清白可靠。若能拉过来,成事便更多了几分胜算。
馆陶长公主咬牙道:“这些人,也太不惜福了。罢了,阿融此次行动,不用顾忌我的脸面。且,英王、胶西王、胶东王等不还是好的么?我立刻派人请英王妃、胶西王妃等人过府叙旧,将他们先刨出此事,莫让人借了力当了傻子用。”
“御史院那头,我同阿父会密切监控。”陈须也表了态。
唯独剩下一个杜周,却不知如何是好,毕竟他的人脉大多不在这里,纵是有心,却也无力。
陈蟜早已想好对他的安排,便请他暂时护卫堂邑侯府一众人等。众人商议妥当,便四下去联系。只待那些乱臣贼子一起事,便先发制人。
待其安排妥当,陈蟜一人合目独坐殿中,片刻,他叫来了自己的心腹:“通知下去,让那些人知道边城之战,我军已败。”
内奸,他们懂,可反奸这一课,便让他陈蟜好好为他们上一课吧。
十日后,长安驿站,一传令兵浑身狼狈跳下倦马,换上矫骑,一路高呼:‘紧急军情’冲入长安城中。
早已将表文藏在袖中的乱臣贼子脸上皆浮出阴谋得逞的笑容来。此时,除早已得知真实情况之人暗生警惕之外,其余百官皆是一脸震惊惶恐。
然后,便是那传令兵跳下马,高呼陛下重伤,大军大败。一时之间,百官乱了脚步,人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