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木窗户已经完全朽烂掉,屋内光线阴暗,几只肥硕的老鼠吱吱叫唤着横冲直撞,令人毛骨悚然。
虽然主人杳无音信,但村民们很自觉,没人愿意侵占这间屋子。从一些粗陋的修补痕迹可以看出,村里不时有人简单地维护着房子的屋顶和墙壁。
呛人的霉味熏得闻同不敢久看,他退后几步吸呼了几口新鲜空气,说道:“老屋再不保护,要不了几年就会倒掉。看得出来,杨老很得村里人爱戴,应该这样。”
“是的,很危险了。”村主任说。
闻同略一考虑,说道:“过去的事都过去那么多年,没必要念念不忘,不管怎么样,老人家永远是杳踪镇的人,是杨百房的人。我们有义务把老屋保护起来,给后人留个纪念,好激励年轻人求上进。老杨,这事就交给你了,所有费用由镇里负担。嗯,这样吧,你组织人手烧制几土窑砖瓦,另起一座大屋,把老屋罩在里头。”
村主任老杨满口答应下来。这是村里的荣耀,镇政府肯出钱再好不过。
闻同又叮嘱道:“老屋要搞好卫生,要注意防潮防虫,不过要注意绝对不能破坏原貌,只能用苕帚清扫,不能粉刷、冲洗、翻新。”
下山的路就走得快得多,但危险性也增加了,在险要处不小心人就会冲下山崖。闻同虽然出身农村,在山区长大,也走得吃力。他心想,真不知道山民肩扛背驮地,进山出山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急于下山,大家沿途专心地赶路,不再停留察看。这样也就快了,还不到六点他们就已经出了高青山村。
进了辣山村,山形地势开始变缓,路面质量却还是很差。
在一座高坡上,四个人一路小跑着往下,一直冲到山梁凹底才立住脚。山梁凹进不算很深,前方就是来时途中休息的那座山坡。
正往上爬着,闻同一抬头发现坡顶上露出几个脑袋,几位村民在拉纤般用肩部死命地拽着绳子。不一会儿,视线中出现一截电线杆,斜斜地指向空中。
杜子坤说道:“是村民运电线杆子,这一片就剩杨百房了,不好搞,一根杆子上山就费很多劳力。”
四个人爬到坡顶时,山民正在努力朝上挣扎,脚下一步一滑,十分地吃力。杜子坤上前问道:“杨百房的?……小心、小心……”
电线杆杆身一头粗一头细,杆脚粗大,从脚往梢逐渐变细。村民就用粗麻绳拴住杆身,再把麻绳拴在木杠子上,每两人配对,分站在杆两侧用肩扛起木杠子,一整根电线杆得用五对十人方能抬起。
要是碰到陡坡路,还得用粗麻绳拴着电线杆,由专人拽着。上坡时杆脚在前,前面几个人朝上拽,杆身下面的人抬的抬、推的推。下坡时就调过头,绳子朝后拽着,防止电线杆失控。
因为越往杆脚杆身越粗,不用担心拴住的麻绳会滑脱。一根电线杆抬到目的地,全程至少得用十六个人才行,途中不时地轮歇。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