曌国东境,东都城。
东都城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之分。之所以比其它城市多了一个外城,是因为第二代曌王效仿武王收天下难民所致。
想当年,随着那道王令迁徙而来的难民族足有百万之众。
可这百万难民,没有像曌王想的那样,给他带来百万雄兵,而是差点颠覆了他的政权。
东境与北境不同,它虽然海港众多土地肥沃,但是每一个港口,每一寸土地,都是属于官僚皇亲的封地。
难民到了这里,无地分,没粮吃,有家不可归。他们四处乞讨,慢慢汇聚在了一起,直到围住了东都城的那一天。
那天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数十道百里加急的文书便放在了曌王的榻前。
落日的余晖还未散尽,曌国百官便汇聚在城墙之上。他们看着远处黑压压的人影,面如死灰的同时后悔不已。
多年来的纸醉金迷,让他们忘了位极人臣的使命。
为了博取曌王的欢喜,为了打压雄踞北境的将启,他们附议了这个荒唐的决定。
难民围城的第二天,驻扎在东境西部的二十万银枪军宣布独立。
主将刘海威自封为新曌王,他放出消息谁还敢支援东都城就是与他为敌。
难民围城的第七天,三十万游龙铁骑冲进了银枪军的营寨。
银枪军依靠刘海威设计的营寨,与游龙铁骑激战了一天一夜。
最终,游龙铁骑以折损二十万将士的代价,才得以全歼银枪军。
此消息一出,整个曌国为之震动。
迟迟没有动静的玄甲军与神弓军,得到消息才缓缓拔营向东都城推进。
待两军与游龙铁骑在东都城前汇合,已经是难民围城的第十三天。
三军主将还在为如何赶走难民而争论不休时,那百万难民已经视眼前的四十万大军如仇敌。
军营中每天早中晚都有炊烟升起,而难民脚下掘地三尺都挖不出一条蚯蚓。
难民中的青壮已经聚集在一起,他们做好了冲营的准备,只为了父母妻儿的一口粮食。
正当所有难民摩拳擦掌时,地面开始颤动,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黑影越来越近。
将启一当先,身后五军紧随。
十二万墨甲军,十万龙骧军,十万卫虎军,十万陷阵军,十万捧日军。
他们带着滔天的威势,兵指东都城!
当将启靠近城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虎目含泪。如果他再晚到几天,这些难民就算不被杀死,也会被活活饿死。
他眯着眼,看向城墙上的刘海注。这个所谓的曌王,所谓的盟主简直狗屁不通!这是他将启一次对刘氏起了杀心。
他下令埋锅造饭,尽可能多的支起粥棚,而自己孤身一人,纵马奔向百万难民。
“乡亲们!我是将启,你们口中的武王,你们受苦啦!”
“噗通,噗通…”
离将启最近的人纷纷跪在地上,膝盖碰撞地面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个长相憨厚的汉子向前跪走着,膝盖摩擦着地面拖出了两道血痕。
当将启这目光落到他身上时,连忙翻身下马,三步并两步走到他身边,两只有力的大手直接将他提了起来。
“你给我起来,这是做什么?”
“你们都起来!”
将启虎目圆瞪,其威严不容抗拒。
那汉子哽咽道:“王,求您救救我的老母,她快挺不住了。”
越来越多的求救声传入将启的耳中,那种感觉像是一根根钢针插在心口。
远处的这一幕,深深的印在了将家三兄弟的心中,并且使其终身难忘。
将启高举双手,示意众人安静。他朗声道:“乡亲们!我到这里就是为了救你们。我的军队正在准备粥棚,大家一定要井然有序,先让老人妇孺把肚子填饱。”
“谢武王!谢武王啊!”
难民感谢的声音,如海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将启挥手继续道:“还能撑住的青壮去把消息传开,胆敢闹事者杀无赦!”
一些半大孩子和壮汉,纷纷起身四散而去。他们传递消息的同时,让更多人加入其中。
火已旺,粥已开。草棚下,人声沸。
在士兵的督促下,难民井然有序的领着热粥,并且被疏散到北境军的身后。
“父亲,我让他们把粥熬的浓了些。随军的粮食只够这一百五十万人吃两顿了。”
将云天纵马来到将启身边,恭敬的禀报这物资情况。
将启还没来得及答话,姜云下快马加鞭的冲了过来。他怒声道:“父亲!那些混账不肯捐粮,说是他们这四十万人自己都不够吃。”
“呵呵呵,东都城也是一个德行!”
将云归勒马而立,眼睛神冷冽。
将云下道:“灭了那三军只能解燃眉之急,有点得不偿失。”
将云天道:“父亲,要不要佯装攻城,吓一吓他们?”
“你们几个小的不怕吗?”
将启轻扶胡须,看着眼前的三个儿子。
三兄弟异口同声道:“我将家儿郎不识怕字!”
将启望向那威严的城墙,冷声道:“好!从现在起叫我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