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载:东汉初平三年,董卓筑坞于郿。
其坞高厚七丈,遥望长安城,号为万岁坞,世称郿坞。
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卓自云:“若事成,雄据天下;若不成,守此坞足以终老。”
后卓败,坞毁。】
……
此时的楣坞并未毁去。
一望无际的建筑群气势雄浑。
内外来往走动频繁的士兵身影暴露了楣坞此刻的不平静。
楣坞占地极广,说是一坞,实则为一城。
此时的内城相府内庭中。
张辽、高顺、陈宫各占一方落座。
为首那装饰华丽的宝座空无一人。
这原本是董卓的宝座,其后又归属于吕布。
到了此时,已无人愿坐。
内庭之中。
一片寂静。
仆人皆已被打发的远远的,无法靠近。
庭中三人面色皆沉寂,默然不语。
许久过去后。
张辽抬起头,望向陈宫的方向,率先打破了沉默:“公台,你方才所言之策,可有把握?”
“定有把握!”
见到张辽开口,陈宫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连忙说道:
“文远,事已至此,并州军已败,主公多半已死于长安天牢之中,楣坞粮草虽足,但无险可守,不日长安天兵将至,而我军士气低迷,如何可挡?”
顿了一顿。
陈宫望向脸色阴沉的可怕的高顺,一并劝道:
“高将军,曹操此人想必你也是知道的,昔日董卓为相时,他曾借献刀之时意图谋刺,事败后逃遁远去,如今正在兖州招兵买马,广纳贤才,风头正盛,若高将军与文远领兵去投,正是雪中送炭,两位将军必受曹操赏识与重用也!”
“嗯,公台此言不无道理,伯平你觉得呢?”
张辽听完陈宫所言后,并未马上表态,而是将目光望向了高顺,询问道。
高顺并未回答,只是本就紧皱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高将军,该做决定了啊,高将军亦是知兵之人,须知兵贵神速,若不早做决断,恐有身陷重围之危啊!”
见高顺皱眉不语,陈宫站起身来,加重语气劝道。
“走走走!方撤回楣坞不过数日,你就一直说要走,连退路都想好了,兖州曹操,呵呵,不知此事盘桓在陈军师心中多久了?”
高顺瞥了一眼陈宫,冷哼道:“若是陈军师为主公出谋划策时能有这份心思,恐怕也不至于有并州军今日之困局了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宫脸色一变。
“伯平,此言过重了,公台又何尝不想主公入长安呢。”
张辽也在旁解围。
“什么意思?我就是这个意思!投奔曹操?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高顺无视了张辽眼神的制止之意,霍然起身,决然道:“我陷阵营将士,从无贪生畏死之人,此番回坞整顿军马后,我必率领陷阵营将士反攻长安,救回主公!”
“若事不成呢?”
张辽追问。
“若事不成,我亦当战死沙场,与主公共同赴死,决不独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