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池宁和自己在人事调动上的操作,基本就是直接越过内阁,独立完成的。
这里倒不是尚尔监守自盗,省略了票拟的一步,而是在奏折刚被送入宫里的时候,就会进行第一步的粗略筛选。宦官们会把奏折按照不同的内容分出个轻重缓急,好比池宁回京时对天子的拜帖,也好比各地单纯的请安折、上报祥瑞的折子,这些就完全没有必要经过票拟。而人事变动,也在司礼监的特权范围内。
外朝官员的升迁降职,好歹还有吏部的共同参与;内廷宦官的调动,那就完全是司礼监的私事了。这也是为什么同为十二监,司礼监的掌印可以成为所有人的头的原因,他掌握着你未来的升迁之路,你说你怕不怕?
池宁现在掌握着的,就是这样可以一念决定别人在天堂还是地狱的庞大力量。
皇帝不能上朝,也就没有了监督的环节,司礼监和内阁直接就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人人都想巴结上池宁,让他动动神奇的小手,同意了自己的某个奏折。
但大人物的生活,和池宁当初想象的,却有那么一点点出入。
是,池宁现在是大权在握了,每天也生活在了他一直向往的权力争斗之中,但……没有人告诉过他,有些权力斗争不仅不刺激,还特别地鸡毛蒜皮啊!
首先,池宁需要机械地处理一堆又一堆的重复工作,池宁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一遍看奏折,一遍下达任务的一心二用技能:“告诉镇南巡抚,他要是再上这种一个奏折里有八成内容都是在请安、拍马屁的折子,就让他给我从他的位置上滚下去!!!”
一天一封,没话找话,是想死吗?!
如果这位大兄弟折子里都是请安的内容,那池宁完全可以把这折子交给别人处理,再不去看。但,他不是啊。他在一堆屁话里,还真的会夹杂一些很重要的工作汇报,而想要从密密麻麻的馆阁体里,找到这些比珍稀动物还稀有的有用之言,真的很浪费脑力和眼力。
内阁倒是给圈出了重点,也写出了批阅的参考意见,但池宁不相信啊。他生怕内阁摆他一道,借此攻击司礼监的办事能力,进一步压榨司礼监的权力。
池宁必须得自己看,这还是原君陪着他一起看,才有了足够的效率。
其次,每天,几乎是每一天,不分早午晚,总会有太监插着腰吵架,吵到不可开交后,就来找池宁评理。
是的,太监!
不是少监、少丞,或者其他什么低品级的内侍宦官,就是来自十二监或者同级的其他职厂,得到了太监之称的人。他们永远像是活在话本里的小女生,叽叽喳喳,阴阳怪气,又记仇又刻薄,掐了这个,掐那个。
这种大佬级别的人你阴我,我阴你的,旁人是肯定没有办法出手管教的。
事实上,哪怕是作为司礼监二号人物的池宁,其实也不够格,真正能做得了主的只有掌印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