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
毕竟在过去,纺织业占据着工业最大的比重。
将机器装好后,刘策试了一下,确认没什么问题后说道:
“你们也试试看!”
围在一旁的几名女织工迫不及待地上手开始操作。
“呀!我都没有投梭,这梭就自己过去了?”
“我来!我来!你刚才没看到吗,只需要压一下,梭会自己走!”
“真的?让我也试试……”
……
织工们争抢着都想试试这个新机器。
渐渐熟练后,激动地说道:
“哈哈哈……用这台机器织布,我一天织的就能比你们五天织出的还多!”
“那不行,这个机器我比你熟练,以后得我来用。”
“我现在也熟练了!我也可以用!”
……
眼看几位妇人就要争抢起来,刘策急忙说道:
“别争!以后所有人都要用这种机器,以前的那些旧机器都不用了。”
闻言,妇人们才消停下来。
这是一台飞梭织布机。
与传统的织布机相比,它不需要用手投梭。
飞梭里有轮子,放在两端装有弹簧的滑槽上,便能够极快的来回运动。
比起手动投掷梭子的织布方式,飞梭的效率大大提高。
“还有那台机器,你们也学用一下。”
说完,刘策便上去做了一个示范。
那是一台珍妮纺纱机,一次能纺出多组纱线,纺纱效率同样比传统纺纱机提高了数倍。
只有将纺纱和织布的效率同时提高,纺织业才会真正高效。
唐朝的纺织品中,北方常见的是火麻布,南方则是苎麻布,而采用丝绸织成的绢帛,与麻布相比,价格也只是贵一倍多而已。
只有纺织工艺更加复杂的锦、缎织物,价格才会高出十数倍以上。
由此可见,纺织品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纺织效率,原料成本的占比并不算高。
唐朝没有棉花,普通百姓又穿不起丝绸,只能穿着麻布衣物,因而布衣也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
如果纺织效率提高了,纺织品的价格也会大幅下降,到时候普通百姓也能穿上丝绸制品。
摆弄完了机器,刘策对织布坊掌柜说道:
“过几天,徐木匠还会送一些机器过来,从今天起,你尽可能多收购蚕丝和苎麻,把产量提起来,人手不够就招募,机器不够用,就多找些木匠做。”
掌柜点头道:
“好的,草民谨遵护国公交代。”
刘策继续说道:
“这种织机本是利国利民之利器,但短时间内,必然也会让一些使用老织机的百姓受损,因此,若有百姓想学便让他们学去,想要新机器就告诉他们哪里能做,千万不要藏私。”
掌柜稍稍一愣。
这么好的机器,就这么坦然让别人学去?
可想到刘策天神下凡的身份,掌柜立刻回过神来说道:
“护国公大仁大义,一心为民,草民定不负所望。”
刘策又转头对徐三孝说道:
“这些机器的做法,你也别怕被其他人学去,有百姓想要,你就给他们做,照常收取工钱便是,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