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就是怕他笼络了兵权,对大皇子来说并非是一件好事。
皇帝费尽心思想要为大皇子铺路,封应然若是把附近的盗匪都一一剿灭,恐怕就没有他的立身之地了。
大皇子陡然之间有个荒唐的想法,莫非这些年来盗匪杀而不尽,是封应然手下留情,跟他们私底下有交易的缘故?
若不是放了盗匪一马,怎会春风吹又生,总是杀不完?
他越想越是如此,当初封应然受伤,指不定也是苦肉计罢了,让所有人都不会怀疑封应然跟盗匪之间的关系。
联想到亲兵突然下山,说是剿匪,会不会跟盗匪联系在此地准备埋伏?要不然怎会这么巧,歹人会在他们的必经之地埋伏?
又知道调虎离山,一群贱民组成的盗匪哪里有这个脑子,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大皇子握紧缰绳,心下满是阴霾。
所以这些歹人莫非是盗匪,封应然把他们叫来埋伏车队,莫非是想要了父皇和他的性命?
真是好大的野心,自己真是小看了封应然。
这些年来封应然乖乖剿匪,从来没有露出丁点出头的意思。大皇子慢慢放下戒心,就连皇帝也是如此。
现在回想起来,三弟分明是故意示弱,好叫他放下警惕,只觉得这般刀刃好用,哪里会为难一把刀?
大皇子咬牙切齿,恨不能立刻揭穿封应然的狼子野心。
只是歹人众多,他担心这时候揭露三弟,封应然会露出险恶的嘴脸,皇帝和自己都危险了!
大皇子转过头,对身边的侍卫交代道:“等歹人都杀尽了,你们的弓箭对准三弟,在我一声令下就立刻放箭,明白了吗?”
御林军侍卫面面相觑,他们知道大皇子不怎么喜欢有外族人血脉的三皇子,只是三皇子在前面厮杀,大皇子躲在安全的地方也就罢了。
如今三皇子杀敌有功,大皇子不嘉奖他,居然还想要他的命?
这是大皇子的命令,但是皇帝怪罪下来,还不是他们这些侍卫的错?
有一个胆大的侍卫劝道:“大殿下,此事要不要先告知皇上,再让皇上定夺……”
“等父皇知道,就制不住三弟了。这些歹人分明是他叫来的,不然怎的这般巧合?”大皇子咬牙切齿,这些侍卫果真偏心于封应然。长此以往,他身在宫中,连侍卫都信不过,时刻要警惕他们当了封应然的耳目!
“怎么,你们对我的话有异议?还是说,你们已经被三弟收买,忠心于他了?”
“大殿下冤枉,我等忠于皇上,绝不敢叛君。”被大皇子阴郁的目光扫过,侍卫连忙跪下,后背冷汗连连。
这么大的帽子扣下来,他们回去也别想活了。
只是有人心下怜悯,三皇子为皇帝和大皇子效力,每每受伤归来,都没能被嘉赏。功劳是大皇子的,皇帝依旧看不上三皇子被玷污的血脉。
如今无凭无据,大皇子却一口咬定封应然跟歹人里应外合,谋害皇帝和大皇子。
皇子做到这个份上,这是够凄凉的。
该享受的没享受到,大半年的时日总在外征战。吃的是干粮,露宿荒地,与士兵同吃同睡。
士兵要是能活下来,还能得不少赏钱,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乡里乡亲哪个不称赞?
三皇子回来,进宫复命,然后就回到没几个下仆的府邸里等待下一次的调令。
这王府足够寒酸,跟其他皇子根本比不上。
做得最多,嘉赏得却最少。
四皇子还是总角小孩的时候背上一首诗,得的奖赏都要比如今的三皇子来得多。
侍卫心里同情封应然,却不能不听命。
所以等歹人终于被杀尽,围着车队的御林军刚松一口气,就见不远处守着大皇子的侍卫举起弓箭,箭头对准马上的封应然,顿时倒抽了一口气。
大皇子这是做什么,想要造反吗?
明明是三皇子领着他们堪堪护住了皇上的安危,如今歹人被砍杀殆尽,大皇子怎么的开始对付自己人了?
骤然间的变故让御林军侍卫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双方僵持的时候,雪春熙忽然下了马车,缓缓走到封应然的骏马旁边,直直地看向大皇子的方向,扬声道:“歹人就地伏法,大殿下高兴才是,可别着了旁人的道。”
旁人的道,哪个旁人?
大皇子目光一闪,知道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若是先斩后奏,错杀封应然,父皇最多不过责备他几句罢了。
但是雪春熙的话却让大皇子多想了一番,是不是谁误导了自己,想借他的手除掉封应然?
若是如此,大皇子自然是不愿意当这个傻子,给比人做嫁衣
第八十一章感谢
闻言,大皇子抬手,示意身边的侍卫把弓箭放下,笑眯眯地道:“误会,都是误会罢了。”
雪春熙挑眉,心下腹诽,用弓箭指着对方,然后笑着说误会,有这样可笑的误会吗?
封应然面色如常,仿佛刚才被数十支弓箭对着的人不是他一样,翻身下马肚子迎了上来:“大哥受伤,谨慎是应该的。歹人能够这么快伏法,全靠大哥英明指挥。”
不着痕迹地奉承,又眼睛都不眨地把功劳让给了大皇子,后者顿时飘飘然,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道:“若是没有三弟,歹人也不会这么快就除去了,在父皇面前,我一定替三弟美言。”
“那弟弟就在这里先多谢大哥了,”封应然顺手牵着缰绳,领着大皇子的骏马到车队里面,还亲自扶着他慢慢下来,可谓是事事躬亲,对这个亲大哥是掏心掏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