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了多少张煎饼,床榻捂热了半边,很快又凉了另外半边。偏偏外头的月色不错,照着那能映出光亮来的积雪,教人夜不成寐。
这厢宋拂在床上忐忑不安,那头的桓岫,自熄了灯后,便照着往日的习惯上了床,才沾枕头,便闭眼睡去。
或许是因夜里在都护府多少喝了点酒的关系,这一夜,他梦见了许久未见的人。
那小小的,香香的一团坐在他的腿上,案上平摊着宣纸,稚嫩的小手握着笔,画下模样滑稽的小鸟。
转念,却又是一片殷红,他挑开了鸳鸯戏水的红盖头,盖头下,是张被团扇轻轻松松就能遮盖住的脸。
可他握住那双手放下团扇时,却只能见到白茫茫的一个人影。
至于长相,似乎已经泯灭于记忆深处。
就连声音,也再难回忆起。
这一场梦,断断续续的,没开始,没结尾,竟就这样一会儿有,一会儿无的梦到了天明。
房门外,能听见积压在树上的积雪,被人轻轻一碰,砸到地上的声音。桓岫躺在床榻上,睁着眼,脑海中满满都是昨夜那多年未见的人儿。
他坐起身,披上外衫,打开了出行时随身带着的行李。
他这趟离开永安,带的换洗的衣物并不多,行李之中最重要的是几本书,多是记载了他前几年在番邦时生活的所见所闻。他还未写完,便随身带着,以便想起什么,再往里添加进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物。
桓岫从行李中摸出样东西。只轻轻一动,就会听见清脆的响声。
这是串铃铛,铃铛有些磨损了,不再有最初的光泽,就连声音听起来也不像一开始那样清脆。铃铛上,有磕坏的凹痕跟黑点,伴着他在番邦那些年经受的风吹日晒,带着岁月的风沙,印刻其间。
铃铛上面,还连着一只已经毛边的锦囊结,原本的模样已经被摩挲地快看不出来了。
桓岫握着锦囊结,垂下的铃铛轻轻晃了晃,细碎的声音轻轻的,应和着房门外的脚步声。
“桓郎君可是起了?”
隔着门,有小吏低声唤道。
桓岫朝紧闭的房门瞥了一眼,收好铃铛:“何事?”
小吏回:“六殿下回来了,正在前头公厨,说是要等桓郎君过去,一道用早膳。”
宋拂这一觉,直到天将明,才堪堪睡了过去。可才闭眼没睡多久,前头廊道上行来走往的声音,便教她实在躺不下去了。
阳光有些明媚,一改前几日阴沉沉的天气。宋拂翻了个身,面朝房门,睁开眼出了会儿神,又翻了个身,打了个滚,最后还是坐了起来。
屋子里没炉火,连汤婆子也无。她一坐起身,冷不丁打了个寒战。
门外头兴许又是洒扫的小吏,扫帚刷刷的声响,一点儿也不轻巧。
她瞥了眼房门,隔着糊了纸的窗看了看亮堂的阳光,下床穿上衣裳。
昨日在都护府,宋拂得了乔都护的应允,只今日使臣一行人护送小公主棺椁出落雁城后,她便能自行回家去了。
好在乔都护和使臣都没再为难她,也免她还得在城中不知留上多少日。
下了床,宋拂简单地洗漱了把,扭头看了看挂在架子上的氅衣,轻轻叹了口气,回头擦把手,开始收拢自己带来的行李。
宋拂自入仵作行后,出门在外,带的最多的东西,一是换洗衣物,以免回家时身上会沾染到不干净的血污,二是随身的藤条箱,那里头装的都是她做事时用来吃饭的家伙。
藤条箱里的东西都摆放整齐。她随手叠好衣裳,放进布袋中,手一挥,眼角瞥见什么东西,轻飘飘地从袋子里飘了出来,就落在她的脚边。
宋拂低头去看,弯腰拾起。
是一方锦帕。
安西都护府一带,因远离江南,这里织锦极少。这方锦帕,从色泽上看,已用了不知多少年,可平平整整,不见褶皱,亦瞧不见破损的地方,俨然得到了极好的呵护。
宋拂展开锦帕,低头吹了吹上头沾上的灰,手指抚过锦帕一角绣着的,已经褪了色的鹧鸪鸟,难得弯了弯唇角,重新将它收拢好,放回了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