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呼风唤雨,在军中的威望也不是说着玩的。
杨玄感手下将士,其核心就是杨素家族的私兵,战斗力可是相当强悍的,有些更是作战经验丰富得可怕。
若是能够吸纳部分,(瓦岗元老们也只敢有这么大野心),跟随杨玄感反叛的隋军精锐,那收获可就大了。
所部能够迅速朝正规隋军方向靠拢,战斗力的提升不可估量。
相比这样的巨大好处,攻打几个城池的收获,也就那么回事。
“吴东兄弟,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动?”
立即有元老迫不及待问道:“眼下杨玄感所部声势不小!”
“等等吧,等杨广所部精锐南返,杨玄感就支持不住了!”
吴东轻轻一笑,沉声道:“这时候出头,若是不能一口气将杨广灭杀,那就是为王前驱的下场!”
说到这里,嘴角挂上了不屑,冷然道:“前秦时期的陈胜吴广,东汉末年的张角无不如此!”
“怕是南北朝四百年时间,习惯了草原上胡人那种力量强了就反的做派,也不想想眼下可不是南北朝那时候了!”
“想学文帝杨坚,杨玄感也得有杨坚巅峰时期的地位和实力再说,眼下匆匆举兵,怎么感觉好像被人催促一般?”
说到后来,脸上露出了满满的狐疑之色。
这话,听的在场一干瓦岗元老,心头直冒冷气。
不怪吴东和一干瓦岗元老多想,若是没有阴葵派模仿吴东的做派,放出了那种骇人听闻的真实传言,也不会如此恶意猜度旁人。
真的,他们也算是开了眼界,为了利益某些势力真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杨广都能被逼成那样,感受到了极大的生命威胁,不得不慌乱之下犯下大错,杨玄感受到逼迫算个屁啊。
能够逼迫杨玄感的势力,虽然不多却不是没有。
正好,杨广和陇右军事贵族集团闹翻了,需要这么个出头鸟,结果杨玄感就赶上了。
要真是做好了准备反叛,刚刚举旗的时候,就不会只有孤零零的一只人马了。
当时的情况是,杨广聚拢百万隋军在幽州,后勤补给由杨玄感全权负责。
真要是下狠心,那就一把火将中原腹地的几大粮仓全部烧掉。
不说坚壁清野那么夸张,就算自己最后没个好下场,杨广也得迅速完蛋。
没有了足够的粮草稳定军队和地方,大隋怕是就要迅速崩盘了。
结果,在吴东看来,杨广和杨玄感就好像打了一场默契战一般。
最后的结局,就是杨广失去了对朝廷和天下的控制,屁股底下的皇帝宝座也是摇摇欲坠。
杨玄感则是拿着自家一脉所有血亲的性命,虎头蛇尾的干了一票,闹出的动静和伤害,怕是都没几家义军大。
莫非,就跟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一般,明明是在中原冀州爆发,结果冀州的世家大族都保存完好,黄巾起义好像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一般。
这次杨玄感叛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反正,没听说杨玄感所部大肆劫掠杀人的传闻,军纪好得有些不像这个时代的军队了。
不管如何,这次是一个大好机会。
杨玄感出身名门,本身又是文武全才,当然吴东不是看重他的所谓能力,而是这厮身上有不少的传承。
之前不是说过了么,吴东对于三国时期,还有之前两汉时期的武将传承很感兴趣。
正好杨玄感主动送上门来,他要是不抓住机会,狠狠捞一把岂不是浪费机缘?
至于瓦岗军大龙头翟让,还有一干元老怎么做,和他没多少关系,思路和战略方向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根本就没什么好交流的。
话说,杨玄感叛乱,对杨广以及皇室一脉的打击可是不小。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杨坚和杨广父子也是出身弘农杨氏,只是隶属于不同的分支而已。
可以说,杨玄感乃是没有皇亲身份的皇亲。
杨广忌惮杨素这个权臣是真,可要说杨广忌惮杨玄感,想要将杨玄感赶尽杀绝,那就纯粹是扯谈了。
不然,只要脑子没出问题,就不会将百万隋军的后勤补给权力,交给杨玄感这厮。
别的不说,起码信任是不缺的。
而杨玄感当时是什么官职,礼部尚书啊。
按说,礼部尚书根本就没机会插手军务的,可杨玄感偏偏有这样的权柄。
不说杨广对杨玄感多么信任,起码不会是猜忌防备的状态。
结果,杨玄感就这么反叛了,说什么看不惯杨广的所作所为,还有杨广想要针对他云云。
反正吴东是不相信的,这样的骚操作他实在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