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想到如何回答,花柳儿就开了口,像是怕老父亲不知道当时的情景一样,声泪俱下的说:“启禀太后,奴才从不曾说过这样的话,更不敢以当家主母的身份自居,公主姐姐虽然早逝,可奴才没有一日不记得自己的身份,请太后明察。”
太后未语,静语向前一步走,厉声道:“大胆,你是什么身份敢称呼乐平公主为姐姐?”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花柳儿赶紧又磕起了头,血流不止加上胆战心惊,磕了几下她就晕了起来,身体有些支撑不住,欲要往一边倒去。
花严眉头紧皱,觉得女儿愚蠢极了,风九幽受如此委屈,皇太后明显就是给她出气的,不管这话是说了还是没有说,亦或者根本不是她说的,皇太后都能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与其解释挑起皇太后的怒火,倒不如乖乖认错还能逃过一劫。
果不其然,皇太后心中的怒火又再次被挑起,冷冷的笑了一下,单手抚额:“你确实该死,来人……”
花严惊出一身冷汗,急忙打断皇太后的话,说道:“启禀太后,臣愿意代小女受一切责罚,求太后能饶恕她这一回。”
皇帝亦不想为了风九幽惩罚花严,毕竟当年是他辅佐自己登上皇位的,他于先帝有功,与自己更有功,所以,他不能再沉默下去。
淡淡的扫了一眼皇后,挑了挑眉头,示意她开口求情,皇后与他夫妻多年,怎会不知他是什么意思,立刻起身行礼道:“母后菩萨心肠,看在花丞相年迈,又疼爱女儿的一片苦心上,就饶恕花柳儿这一回吧,相信她这次受了教训,下回再也不敢了。”
“是,是,是,奴才再也不敢了,奴才以后定当将九小姐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好好对待,求太后饶了奴才这一回吧,求太后开恩,呜……”花柳儿接着皇后的话,保证道,到最后终是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皇太后无动于衷,只是扭头直直的看着皇后,似在想皇后与花家没有半点关系,为何要为她们求情?难道这其中另有猫腻?
皇后被她看的很不自在,但又不能退缩,稳住心神向前走了一步,在她耳边轻声道:“儿臣知道九小姐受辱,母后生气,可母后不得不为九小姐的日后做打算啊,今日惩罚了花丞相和花柳儿不要紧,可九小姐的名声怕是就要不保了,知道的人是九小姐受了委屈,可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九小姐性子不好,嚣张跋扈,仗着母后之势欺负姨娘庶妹,这些都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九小姐即将及笄,要是坏了名声,以后亲事上就麻烦了,儿臣斗胆,还请母后三思。”
话落,皇后不敢再言,立刻就退回了原位。
名声什么的皇太后倒还不在乎,可一提到亲事上她就紧张了起来,女子一生的幸福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在家做女儿的时候,一个是在嫁人的时候,在家做女儿时好不好的都无所谓,因为嫁了人就熬出了头,可这要是嫁错了人,那就麻烦了。
后半生不会幸福不说,很可能还会抑郁而终,所以说,嫁人对一个女子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像风九幽这种的,不说非要嫁个皇亲国戚了,怎么也要系出名门吧,再差也要门当户对吧,若她的名声不好了,谁还敢上门求亲呢,恐怕到时就算赐婚,结婚后她也不会真正的快乐,而她的夫家也不会真正的对她好。
想到这,皇太后改变了主意,坐直身体,不怒自威:“既然皇后替你求情,哀家就饶了你这一回,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花丞相教女无方,以至她尊卑不分,以下犯上,即刻起将花柳儿带回花府重新教养,什么时候懂得了尊卑,知道了嫡庶有别再来面见哀家,另,此期间不准踏出花府一步,若敢违抗,定斩不饶!”
不得不说皇太后这一棋走的精妙,表面上是没有怎么惩罚花柳儿,可这比杀了她还要难受,一个妇人被父亲带回家中,且被禁足,与被休了有何区别?传出去其非成为笑柄。
花柳儿听了先是喜后是惊,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太后会将她打发回家,要知道近几年来风府的家事全部都是她在料理,后院的财政大权也全握在手中,这要是一走其不是便宜了别人?更何况还不知归期,再回去又不知是何光景了,还有自己的女儿风芊芊,她才不过十岁,没有了娘亲照顾,是否能一切安好?
想开口求太后让女儿跟自己一起回去,可转念一想,不行,自己回家已是奇耻大辱,再加上女儿,其不是更像是被休弃的了吗?再说,自己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过段时间太后不允自己回去,自己也好以女儿无人照顾无由回府,对,对,对,就是这样。
压下心中欢喜,花柳儿谢了恩,花严本就只是想保住女儿平安无事,至于回家不回家的他倒不在乎,他为官多年,深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只要先保住了性命,后面的事都好说。
皇帝与皇后也颇为满意,虽各求不同,但总算如愿以偿,各人心中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事就这样结束了,随后,皇太后提出安抚风九幽之事,皇帝也知道风青山重视风九幽,自然乐得成全,立即写了圣旨,命福顺太监去三皇子府宣旨。
风九幽服了药就睡下了,太监来时她还未醒,陌离不愿意吵醒她,以她昏迷未醒为由,代为接了圣旨。
圣旨上并未提起回府被拒之事,也未提起花柳儿被带回花府之事,只说仰承皇太后慈谕,封风九幽为无忧郡主,并将乐平公主在世时的府邸赐于她。
梅青等公主府的老人都特别的高兴,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到公主府,若兰也很高兴,因为风九幽有家了,她也有家了,真正属于她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