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婚事订得早一些,让老祖宗赶不及回来,可是史荣远不听,说是怕二老动怒,非要先写信试探一番,看看二老什么反应。
这下可好了,两位老人连一封书信都不肯写,就急匆匆往京城赶,摆明了是来阻止这场婚事的。到时候只说男方染了病,为女方打算要退婚,旁人也说不得什么,就连女方的名声,也是不影响的。唯一受委屈的,就只有桓儿了。以后再想说亲,就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史夫人是定然不会让这件事发生的!
这还多亏她安插在祖宅里的人偷偷给她递的消息,不然等到二老都进京了,她怕是还躺在床上养病不知情呢!
原本看到孙妙茹在自己跟前晃悠,再想到她的哥哥,史夫人就忍不住摆脸色。可是眼下,已经顾不得生气了。现在,桓儿不娶这个孙妙茹,还能娶谁呢?这火急火燎的,剩下不足一月的功夫,她去哪儿再给儿子挑一门亲去?!
人选是不能换了,可是怎么才能既不得罪老祖宗,又能保住这门亲,让桓儿顺利把人娶进来呢?
这真是太有难度了,史夫人立刻愁闷不已。
一旁的孙妙茹极倒是又眼色,看史夫人一脸焦急,又联想方才来下人进来报信的内容,当下就跪坐在史夫人床边,温婉道:“姑母别劳神了,养好身子最要紧。药也吃了好几副了,可仍不见好,这可真是急死人了。”
史夫人乍一听,就不高兴了,她的病早就好了,哪里有她说得那么严重。自己躺在床上养着,无非是做做样子而已。这个孙妙茹,是侍疾侍奉够了,开始嫌弃自己这个病痨子了?
史夫人正准备板起脸教训她几句,谁知道,这孙妙茹又添了一句“妙话”。
“以前,妙如从老人家口中说。这病老不见好,不一定就是药能治住的。兴许是家里缺点儿喜事儿,不能祛除身上的邪气。这病人啊,沾沾喜气,一高兴,兴许就慢慢就好起来了呢?”孙妙茹眼睛闪着光亮:“姑母,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缺点喜事儿?
史夫人脑子里顿时灵光一闪:对啊,她怎么就没想到呢!既要不得罪老祖宗,还要在二老回来之前把婚事给办了,眼下就有一个好办法。
冲喜啊!
眼下她病着的消息,外面都有传闻,只要她再渲染得严重一些,对外就说吃药又不见好。这样,把儿子的婚事提前办了,给母亲冲喜,就说得通了,谁也挑不出错儿。哪怕二位老人回来,也是说不出什么来的。
想出这个办法以后,史夫人再看孙妙茹时,就越发觉得她顺眼了。
打定主意了,史夫人的办事效率很高。这次连那个流恋花巷和美妾身边的史荣远也没商量,直接就做主,把史令桓和孙妙茹的亲事,重新改到了下月初八,整整提前了二十多天。这下子,就算老祖宗骑着快马往回赶,也是来不及了。
听到这里,宁韵在心里真心为史夫人的勇气点了个赞。还有那个孙妙茹,既然看出来史夫人对这门亲事的着急的,就不怀疑其中有蹊跷么?这个时代,婚事好坏基本就决定了她一辈子是苦是乐,遇到可疑的地方,总得查问清楚才能放心。可她呢?不仅不怀疑史夫人焦急的缘由,反而异常冷静地帮忙出谋划策,这太不正常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孙妙茹对史令桓的情况是知情的,而且不是被家人逼迫的,是她自愿的。
若真是这样,那这个女人,对自己可真够狠的了。
宁韵真的很不理解,难道“高嫁国公府”,就这么吸引人,值得她用一辈子的幸福去换么?
看到宁韵脸上的不屑,史令沣提醒道:“史孙氏的性子,你我多少都了解一些,她的行事章法,总能忖度出来。可是这个孙妙茹就不同了,她不是个好对付的。单从她对这门亲事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她对自己尚且这般狠心,何况是别人?对她你需得小心一些。我不在府里这段日子,你切莫和她起争执。有事多和崔妈妈商量,她是王府出来的人,对付深宅里的那些歪扭伎俩,总是在行一些。”
听他这般细心体贴的嘱咐,宁韵的语气难得也软了几分:“我是不想和她起半点儿争执的,可是她是不是也这样想的,却难说了。依我看,只要二爷一日是史家的二爷,那我就一直是她们的眼中刺。我是不怕的,就怕二爷步步为营的,扰了你的路数。”
“再等等吧,待老祖宗回来。我定替你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