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国建国四百一十二年二月十二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早在两天前,就已经有大批的乡民披星戴月涌现到一个叫柯子岭的地方,那儿本是一处官田,平日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赶路的人歇脚都觉得太过荒凉的地方,而如今熙熙攘攘喧哗吵闹,犹如闹市。
粮食,这是农民永恒的话题,饱腹,是百姓永恒的期盼。
正民原本现打算与各乡里里正先通个气,方便他日后推广两季稻,却还是低估了百姓的热情和对两季稻寄予的希望。
当他听说试验田附近已经陆陆续续汇聚了上万的百姓时,他连夜将衙门富裕的衙役全部派遣了出来,维持秩序。
他安排这次参观本是好意,若是出了岔子,依然会被人弹劾,一切不得不小心应对。
县令虽是小官,却与民生息息相关,他出身背景地位,沾书敏豆腐的光被前任县令举荐才由吏升官,做了这九品芝麻官。眼红他的人大有人在,明里暗里都盯着他呢。
希望这次能一举成功,这样才能借住这次在百姓中的威望,才能坐稳临江县县令的位置。所以不容有错。
他辗转了一夜,今天天没亮就起来了,有些紧张不安的在书房呆到现在。
“大人,两季稻利国利民是大好事,不必如此紧张。”苏师爷也一早来了衙门,在书房与他说话。他原本就是郑源的师爷,如今正民当了县令,他又成了正民的师爷。两人曾经共事过,算是交心的朋友,即使现在正民成了他的上司,独处时依然十分随意。
“正是一件大好事,办砸了才可惜。”正民摇摇头说道。
“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试验田我们也提前看过,禾苗长势喜人,一定会万无一失的。再说还有秦夫人呢,有她在,百姓会信服的。”苏师爷笑了笑,双手缩在宽大的袖口里,微微用力交叉。他的心其实也很忐忑。
书敏刚提出试验两季稻的时候,就是他鼓动正民把它搞大,最好是全县一次就推广起来,要知道,功绩这种事,一不留神就会跑到别人的口袋里去,两季稻的事情若是传到了府里,以后传到了京里,按照正常的程序,正民还能拿到几分功绩?
所以,临江县要搞,而且要大搞,这样就算府衙那边注意到了,也是在临江县县令的带领和推动下推广起来的,上报上去以后,这功绩谁也抹不去抢不走。
当然,若是稍有差池,就是万劫不复。
富贵险中求,官场如战场,既然正民已经踏入了这片战场,他就没有退路了,不然三年以后,以他的背景人脉,说不定就被随意指派到一个谁都不愿意去的偏僻的县里上任了。
“没错,有她在,两季稻绝不会有问题的。”正民像是给自己打气,掷地有声。
“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准备准备去接秦夫人他们了。”苏师爷提醒道。
正民这才发现,外边的天已经大亮了。
“不急,叫上老黄咱们先吃个早饭吧。”事已至此,正民也没什么好再担心了,横竖都是一天,过了今天,两季稻可不可行,能不能推广,就能定论了。
“不和秦夫人一起吗?”苏师爷惊讶道。
“呵呵......她自有安排,我们吃完早饭去接她就行了。”正民笑笑,说他没出息吧,他还真不敢与赵大人同桌,那气场可不是他能承受的住的。
醉风楼后院的落月阁里,书敏也起了个大早。今天是个很重要的日子,她也不敢马虎。
换了一身细棉天青色新衣,梳了个干净利落的发髻,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奕奕,再无半点病容。
“你怎的又穿这下等的衣料。”赵文杰走进来,看见书敏又穿上了庄稼人才会穿的布衣,眉头微皱。
他今日穿了大红色暗花里衫,外套了一件黑色锦缎长袍,头发全部盘到了头顶,戴了黑色镶嵌墨绿色宝石的花翎,腰系同色同款腰带,贵气逼人,十分帅气。
“呵呵,我是去田里,这身打扮正合适,到是你打扮得像是去喝花酒的。”书敏打量了他好几眼,抿嘴笑道。
喝花酒么?去那些地方他向来是很随意了,得他精心装扮,除非是宫中重要的日子,这个女人真不识好歹。
赵文杰拿手指去弹她的额头,嫌弃地说道“你这模样跟爷在一起,比丫鬟还寒酸,谁还信服你?赶紧的把我给你准备的衣服换上。”
“我倒觉得秦夫人穿这身刚好,都是山里乡间的百姓,这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秦夫人。”
姚苏今日没有穿锦缎,反而换上了普通的料子,白色不染一丝尘垢,这么看去反倒令他那平凡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