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那作活塞的立板,更不是样了。几天工夫,眼看磨下去小半尺。就是说,底板不裂,立板也给不了风了。
原来木头上涂的润滑油,早就不翼而飞。想想也是,一来一回的抽拉送风,那油可不都让空气给带跑了吗。所以加多少油来减少磨损,顶多也就起个一半天的好处。等油都叫风给吹飞了,剩下的,只有干磨的份儿了。
其实三横他们为了润滑油的事,曾经没少费心。猪油鹅油牛油加上獾子油。有生的,有熬的,还有混和的。最后是用了最不容易加热就化的那种。
可是风箱里头就是太热了。木头磨木头发热,古有钻木取火一说。这还不算。空气一压缩就特别热。什么油都不行,它禁不住热啊。可以这么说,风箱防磨,就根本不是上油的事。
换木头也试过多次。先是硬杂木,不行。然后换了松木,本想松木本身就带松脂,可能耐磨些,其实更不行。最后是软硬搭配,稍稍好一点,改进十分有限。这么说吧,该想的大概是都想了。那真是一筹莫展,那真是走到绝路上了。
本来这次兵刃打造的关键就在风箱之上。风箱一出差错,大家都慌乱得不行。
有人说咱们不怕磨损,无非是换木板子嘛。它风箱只要坏了,咱们修呗。能把它造出来,还不能修吗?
可是大家再一想,换一块板子不难,难的是要把风箱各个零件都抖在一起。这就要上膘胶来粘。膘胶不是一下子能粘好的。真正能够量产用的风箱,就不像最开始做的样机。总得等两到三天的功夫才能用。
那么一百五十个风箱。每个都用不了几天,这个工程量就大了去了。七百个人里头每天要拉百十号人来修理,甚至重做风箱,这还得了?而且,那儿来这么多木头呀。这么一来,不光是成本划不来,三个月,五万件兵刃,要比登天还难。
还有一样,要是铁匠营赔了本钱,阳泉可是一百个不乐意。阳泉说得好:
“你能赔一时一事,不能赔永远。铁匠营一千多人吃穿用度,非同小可。可以不赚,但绝不能赔。而且从长远计,不赚就等于赔!所以,从第一天起,就绝不能想着赔。”
这一次,铁匠营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竟然人人都向着她阳掌柜。再无一人替三横说话了。更有一节,就算赔了本钱去招人制风箱,本地也一时找不出这么多有本事的细木匠!
在这个时候,说什么的都有了。铁匠陈大语重心长地说:
“三横,你干什么大伙都跟着你,好几年了。可大伙都拖家带口,咱们不能坐吃山空不是。”
“阳掌柜这回说得对,咱们这是买卖,不像兵部铁匠铺子。那是吃皇粮的,旱涝保收。”另一铁匠陈二道。
“三横,你可得想清楚,合同不能签了。不然咱们铁匠营牌子砸了,大家伙儿掐监入狱不算,你可把军国大事耽误了。”索乙禾接着说。
“整个打刀,说来说去,还在风箱上。”铁匠张功恒说。
“我早说了,这事没那么容易。说着了吧。”铁匠解其奎道。
“行了,‘泄气鬼’,人家都说事,你发牢骚。少说两句,没人把你当哑巴卖了。”陈大就听不得解其奎的,接茬说。
“什么?叫我泄气鬼?屎克螂能做蜜,要蜜蜂子干什么?”解其奎不服。
“哎,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起色?你再说一句,信不信我揍你?”陈大生气地说。
“你敢!”解其奎把眼一瞪。
这个时候,大家心情都不好,铁匠们本来火气就大,三句两句不合,就呛呛起来。
三横赶忙挺身拉架。其时,此刻他心里比谁都急,比谁都烦,也比谁都乱。
正当三横着急得不得了的时候,更大的坏消息来了。原来朝廷要调铁匠营二百人去杭州传授打造兵器的经验。
先不说铁匠营自己还没搞定这制刀的工艺,就说这二百人一走,五万件兵刃就更加没谱了。
三横思前想后与阳泉等众人商量,不管如何,朝廷的事也要办。否则拿了皇上的钱不办事,还不是欺君之大罪?所以说,这二百人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三横可是不知道,这个调令是天大的阴谋,有人要置他于死地。巨大的危险,在等着他和铁匠们。
44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