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避嫌还来不及,怎么会牵涉到此案中来?这件案子,是太后牵头,皇上同意,太子督办的,没有人能逃得过去。”姚公公提醒她道。
暂且不理状若疯癫的李氏,这里姚公公和荆统带着查抄到的巨额银两,回到了刑部大堂。
见到这么多的银子,就连李威自己也吃惊不已,又从箱子里发现不少书信,信上将科考的名次,明码标价的写好。
进榜五万两,前五十位十万两,前十位十五万两,写的清清楚楚,另外还有一份名单。
太子立即着人照着这名单上的名字,搜捕那些考生所住的处所,又查抄到大量的银票和书信。
而那些书信中,无一例外盖的,都有李威的印鉴!
知道这些银两是在正房中找出的之后,李威就明白了过来,定是那个疯妇所为!
她平日里就极为抠门,自己的俸禄也都被她克扣着,连请同僚吃个饭,都要看她的脸色。每次都还只给一点点,生怕自己用多了银钱。
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银钱,她怎能不晕头转向?这个败家妇!必定是她趁着自己不在家,偷偷拿了他的印鉴,给那些人写信,那些考官们又以为这是自己的意思。所以太子在审案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供出了自己!
自己真是被她害死了,现在物证齐全,待到那些贿赂的考生们被抓过来,就是人证。
到时候物证认证齐全,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
果然,不多时。太子的人就抓了一串考生回来,他们个个身着锦衣,一看就知道家中颇为富贵。
那些人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富家子弟,经不住两下拷问,就全都招了。
不出意料的。他们也都把矛头指向了李威,此时的李威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
事实摆在眼前,大堂外围观的众人都开始咒骂起李威来。这些人要么是平头百姓,要么是贫困的学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贪官污吏。
尤其是那些学子们,他们寒窗苦读十年,满怀期望的来京都赶考,没想到名次早就被人用银钱定好了。
他们这些没有银钱的人,只能一次一次的名落孙山,家中都是砸锅卖铁在供他们读书,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们,实在该杀!
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句“此罪当诛”,后面的人都跟着附和起来,一时间,堂外响起了一片请命之声。
更有热血的学子,拿了笔墨来,写好请命书,游说大家都签字,不少人还真都签了。
沈嘉荣撸了袖子,也准备签上自己的大名,但却被一旁的林慕白拉住了。
他将沈家兄弟拉出人群外,沈嘉荣不解的道:“这样的国之蛀虫,就应当杀之而后快,林兄为什么不让我在请命书上签字?”
“朝堂之事,风云诡谲,我们还是小心为妙,万万不可鲁莽行事。”林慕白道。
“林兄说的有理,李威眼下看着是完蛋了,但是宫中还有一位丽妃在,这件事情,暂时还没有定论,大家还是小心一些为妙。”
见到自家哥哥都这么说,沈嘉荣只好点了点头,三人计议已定,怕那些学子再来找他们签字,就先行回了住的地方,反正案子结果一出来,肯定会立刻就传开来的。
他们三人却没注意到,就在他们离去之后,几名来看热闹的京都民众也跟着离开了,而且一直不远不近的跟着他们。
这些乔装成民众的人,正是太子殿下的人,太子觉得这三人可堪一用,就命人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当太子得知他们并未头脑发热的跟着在请命书上签字以后,暗暗点头,下定了决心,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李威收受贿赂,买卖官职,私自牟利的罪名,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太子并没有当堂宣布罪行,毕竟是一国尚书,还是要先行禀报皇上,再由诸位大臣商议之后,才能有最后的结果。
但是李威却被扒了官服,出去乌纱,穿上囚服,被关押在刑部大牢之中。
眼看着煊赫一时的吏部尚书,就这么简单的倒了台,在场的不少官员们都心有余悸。
众人的目光不由都看向高坐在堂上的太子身上,李威获罪,虽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毫无反抗之力的就被抓起来,那位太子殿下一定在背后下了不少功夫。
谁都知道太子和丽妃是死对头,李威又是丽妃的亲哥哥,不拿他下手,拿谁下手?
可是从案发到收押,只不过短短的一夜半日的功夫,这位太子殿下的能耐,不可小觑呀!
众人看向太子的眼神,隐隐都透着惧怕之意,暗暗在心中下定决心,以后宁愿得罪皇帝,也不能得罪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