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赵旻神清气爽的来到前厅,此时堂下所有人员均已到齐。
赵旻扫视一眼,堂下按照文武分坐两侧。右侧所坐的是武将,以赵云为首,其下依次是眭英、许明、蒋钦、章韩;左侧则是文臣的座位,孟侯坐在上首位置,接下来依次是胡珍、邵琦,夏侯英、夏侯杰兄弟,以及坐在最下面陈真。没错,就是俘虏多日一直没有投降的前北海郡守府的前任长史——陈真;昨夜赵旻将陆旭反叛的消息告知陈真,并与之促膝长谈,最终陈真长叹一声,表示愿意拨乱反正,归为赵旻麾下。赵旻心下其实也唏嘘不已,这陈真对陆旭也算得仁至义尽,只不过如今反叛朝廷,为天下仁人志士所不容,此时归顺赵旻也算是唯一的出路了。赵旻将他安排给孟侯的政务中心当助手,孟侯那边因为屯田和工坊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陈真原来既然是郡守府长史,这些政务的工作自然是熟悉无比,过去正好可以给孟侯分担一部分重担。
见大家都已到齐,赵旻轻咳一声,率先开言道:“诸公想必已知陆旭叛乱,州府要求旻以北海王名义统领北海东部诸县,共讨逆贼一事。今日旻邀请诸公来此,便是想问问诸公的意见。”
只见众人都端坐不动,目不斜视,赵旻笑了笑,明白众人的想法。按照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上位者给出战略方向,就此询问下属的看法,随后下属再就问题进行分析、建言等;像赵旻这样上来就明说我是来咨询的可算是绝无仅有。平日里私下说说倒没什么打紧,今日这种正式的议事场合也敢随意接话,那就是不知好歹,不懂为下之道了。真要有人敢如此的话,先不说赵旻有没有意见,周围的同僚也会心生鄙夷,严重的甚至影响到同僚之间的关系,毕竟独弦哀歌的人是不会有人喜欢的。
见众人都不开口,赵旻只好自己扮演好会议主持人的角色:“邵曹掾,你先将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喏”邵琦拱手起身,清了清嗓子,道:“随陆旭叛乱之地除剧县外,尚有平寿、都昌、下密三县,以及三县下属所有军政成员。根据现有资料分析,陆旭占据剧县,共有军力约一万人,其中包含剧县五千原有的郡府兵,以及今年戊边换防的三千戊卒,加上剧县的都尉府、狱卒、门丁等;其余三县县兵各有1000人,以及各县警卫力量500人,总军力应该在15000左右。但这均是按照未反叛时现有兵力推断,不排除战时临时征召军队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对方总军力20000~30000人考虑。”
邵琦歇了一口气继续道:“我军的兵力总数在三千人上下,但需要安排留守军力,因此按照能出征的军士2500人考虑。另外北海东部共有七县,总体情况相差不大,按照每县可出征兵力500人计算,七县共计3500人,合计军力6000人。”
赵旻点头示意了解,接下来转向其他人:“诸公可各抒己见,出征之事关乎北海数十万军民的性命,还望诸公不吝赐教!”说着竟向众人团团一揖。
众人忙起身还礼,连称不敢,主公都已经这样说了,再矜持就是有些不知好歹了。还是夏侯杰首先开口:“杰以为现在当务之急是以北海王的身份向东部诸县发布赦令,要求各县克日将兵力集结于即墨,以备出征。”
赵旻点头应是,道:“那就有劳二舅代为行文,请各县派出不少人500人的队伍,于两日内在即墨大营汇合,逾期按军法从事!”夏侯杰现在是即墨县的县丞,本来就是主管文书事,由他来给各县发赦文,正是在合适不过的事。
接下来夏侯英也起身拱手道:“大军出征在即,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乃是应召平叛,这出征的钱粮却不应由我军开支,因此应该向州府上表,我军或可暂时垫支粮秣,但待到会师剧县之时,还需州府将应有的钱粮归还我军。”
赵旻听得满头冷汗,这大舅不愧是商人出身,还没开打就先把成本核算好,绝对不做亏本买卖。其实按照夏制,军队出征期间,部队的粮草支援应该由行军所至的地方郡县提供,但现在整个北海都一分为二了,各县已经没有了统一的行政指挥,而赵旻出征又是属于北海内战,根本没有所谓的行军所在郡县一说,故此伸手向唯一的上级行政单位青州州府要钱粮也是说得过去的。不过这么直接找上级要钱真的好吗?不对,我本来在北海就是过客,北海王爵又跟郡县系统风牛马不相及,何必关心州府的态度!想到这赵旻对夏侯杰道:“大舅言之有理,北海郡之乱是因陆旭而起,应是青州府治下不严,钱粮正该由州府支出,那就有劳二舅再上表州府,言说东部诸县刚上了贡赋,钱粮紧缺,请州府支援。”
夏侯杰点头应下。这时赵云出列道:“方才邵曹掾所言我军出征军力在2500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