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话毕,说情的,落井下石的,叽叽喳喳吵个没完。反倒是一身凛然正气,弹劾丞相的卫子楠定定站着,再未开腔。
丞相毕竟在朝十多年,根基扎实,很快,帮他求情的就占了上风。
卫子楠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着急,因为她知道,丞相越能全身而退,便越能让皇帝忌惮。为相近十年,朝中势力盘踞在身,有时候他的话恐怕比皇帝的话还要起作用。
她今日弹劾丞相,只是为了转移视线,跳转话题。结果,发展成这样,似乎要有意外收获啊。
如果皇帝早已有心打击丞相这一股势力,今日必定顺着竹竿往下,给丞相当头一棒。若还不想,拖够了时间,散朝就是。
在沸反盈天的争吵之中,皇帝闭目叹息,俄顷,从龙椅上站起来,来回踱步似是百般为难:“王爱卿,朕记得你为官多年,初时几年最是操劳,家中门下却皆无错处可挑。怎的如今管不住自己人了?这人啊,看来不得不服老。”
皇帝一句“老了”,就直接淡化了丞相的过错,帮他找了个理由——人老了,没精力这也管,那也管,出了点错也只能说精力有限。但若往深处想,那话却还有别的意思,狠狠丞相戳了一刀——既然老了,干不下来了,是不是该让年轻人来做。
王临当了近十年丞相,虽然中庸,并不揽权,但皇帝不得不忌惮他。他引领着朝中风向,只要提皇帝一个不是,附和之人必定嚷嚷得皇帝头疼。譬如他方才开口反对卫子楠留在朝堂,话毕竟少有人再敢争执。
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所以,皇帝不是没有考虑过——是不是换个人当丞相,才会不那么让他心烦,才会听得到不一样的声音。
正好,今天恒王妃提出来,歪打正着。
丞相怎肯服老,服老意味着他离告老还乡不远了。可惜不是人人都像他这样想得清楚,急于帮他开罪之人,抓住皇帝字面上的意思张口就附和。
“丞相大人连年劳累,高北一战中拼命的是将士,给将士们后方保障的是丞相,没有丞相这一战必然也胜不了。大功小过,人无完人,岂能样样较真。大人操劳过度,没有心力管理其他也是人之常情。依臣之见,将袁固斩首,李宽收监即可,若再将丞相大人治罪,岂不寒了人心。卫将军要为牺牲将士讨回公道,参袁固一本就是,何必非要弹劾丞相,如此小题大做,实在不可取。”
说话之人是谁,卫子楠不认识,看品级和站位,大约是御史大夫。她清冷一笑,拱手禀道:“父皇,儿臣有言在先,恐丞相忘却初心,是以参的就是丞相本人,与袁固无关,与李宽亦无关。儿臣弹劾丞相,也是提醒丞相,莫要以为可以一手遮天。难道,非要等到那一日了,才站出来表态不成。”
“恒王妃,你居然空口白牙给老夫扣这等罪名!”丞相不怒反笑,轻蔑道,“呵,一手遮天!?用这等莫须有的罪名弹劾老夫,岂不笑掉人大牙!老夫是否专断,公道自在人心,用不着恒王妃‘提醒’。”
这等轻蔑态度,将急性子的齐峰给激怒了,他扯着大嗓门儿愤愤然道:“我等将士在前线拼杀,若后方便是这样敷衍,不思己过,反觉得情有可原,岂不叫将士寒心。陛下,丞相可以借口事务繁多,心力不足,那我等将士也可以找借口,敌人太猛,我等太弱,遂将大昭国土一寸寸让给高北,是否也可以被原谅。现如今大将军指出丞相之过,丞相不思悔改,找尽理由,可见日后再有类似之事,还会有令人心凉的举动。大将军今日弹劾之举,大有警醒之效,万不能轻视,还请陛下明鉴!”
齐峰有事说事,三皇子秦坤却懂得绕圈圈。皇帝说丞相老了,瞧着是帮丞相找理由,可事实上,却……
他站出来,就在齐峰刚说完话时,接话道:“齐将军言重了。”顿了一顿,“父皇,儿臣以为,丞相确实老矣。”
只这一句,再无其他。
紧接着,老神在在看戏多时的顾琛,也冒出来说了一句:“臣七日前交给丞相审阅的宗卷,丞相尚未批复……臣以为,丞相大人,确实难抵岁月蹉跎。”
卫子楠扫了眼顾琛,心道他终于是站出来了,却把自己装成三皇子的人,也是够谨慎的。两人一起强调丞相老了,说话说得忒委婉。
有那么几个反应慢的,总算是回过味了——丞相老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没能力做这个位置了?亏得他们还拿这个替丞相脱罪,现在想来,真是蠢的可以。
皇帝非常满意老三,唉唉叹气:“罢,丞相辛苦,为国操劳,若一直这么下去,无异于杀鸡取卵,朕心不安。即日起,王爱卿归家静养,先将身子养好再谈其他。我大昭,不可没有爱卿啊……还望爱卿早早调养妥身子。至于政务,无需担心——郭艾,你暂代丞相之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