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子,杜娘子,你们来得真是不巧。昨天,我们这里来了许多的流民无赖之徒,把我们的粮食抢去了不少,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米面和你们换了。”张大婶和其他几个山民站在家门口,对他们抱歉地说道。
“流民无赖?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拓跋焘沉声问道。
张大婶面有忧色地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我听孩子他爹说,有几个像是从过军的行伍出身,可能是仗打完了,却还没有找到生计活路,靠这种打家劫舍混日子。可是,我们却被他们给坑苦了。好在你们是在白云山深处,否则,杜娘子这样的样貌被他们瞧见了,可是要惹祸上身了。”
“那些人怎么那么猖獗?”拓跋焘和绮云闻言有些震惊。
绮云向拓跋焘叹道:“我们眼下缺米少面的,到哪里去换呢?”
旁边山民们听了,向他们建议道:“不如你们到嵩县县城里去换,这些山中野味定能换些粮食回来。只是,杜娘子就不要去了,眼下好像到处乱得很,怕坏人见了你这般样貌的,要起歹意的。”
拓跋焘和绮云两人对视了一瞬,绮云笑道:“不妨事,我不会受坏人欺负的。我们这就去嵩县买点粮食和物品回来,这些猎物就送了你们吧。你们刚才不是说家里不少东西都被无赖抢了吗?这些可以让你们勉强度几日。”
“杜娘子,这怎么使得?”众人连连推辞。
“大叔大婶,这些日子,我们还要感谢你们对我们的照顾呢。不说别的,那座竹屋就是你们让我们住了的,何曾问我们要过什么?这些猎物就送你们几户人家分了吧。”绮云笑道。
说罢,二人将手中猎物放在地上,便告辞而去,张大婶等人连连称谢。
嵩县街市上,二人明显感到街上的开张做生意的人比上次来的时候少了很多,路上行人行色匆匆,如果带了包裹则牢牢地拿在手上,紧张警惕。而街角暗处却坐了不少衣衫褴褛的闲汉,眼中闪着绝望而又狠厉的光芒。
他们二人看了那般景象,心中纳闷不已。到了用饭的时间了,他们找了家饭庄用了一些饭菜。等付账的时候,绮云叫来店掌柜,多塞给他二两银子,轻声问他,“掌柜的,我们从外乡来,不知道嵩县发生何事。街上行人,怎么都是一副恐惧慌乱的模样?”
那掌柜的见有了些好处,问话的姑娘又长得和善貌美,便坐下向两人细细道来:“不瞒两位客官,不是我们嵩县乱了,听说整个河南都是这样的。打完仗后的散兵游勇化成流民,四处流荡。他们没有生计,有时就靠抢劫为生,所以,导致河南一带人心惶惶。”
拓跋焘忍不住问道:“这嵩县属于洛阳辖区,那镇守洛阳的河南王难道就不管吗?原来河南王不是在洛阳放粮赈灾,安置流民吗?”
掌柜答道:“客官是外地过来的,不知道。嵩县的很多流民就是从洛阳来的,从他们口中传来的消息,河南王府已经不再开仓放粮了。所以,嵩县的流民才会那么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