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岳向老汉是私盐贩子!
朱达终于明白对方做什么了,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也综合起来,进一步佐证了这个判断,他从前也见过大家进出向家买卖,拿进去粮食,换回来小小包裹,可十二岁的朱达认识仅此而已,一个少年又怎么会关心油盐酱醋的琐事,从未出村的他又怎么会知道官盐私盐。
怪不得村里百姓都对这向岳敬畏,连李总旗家都让他三分,在大众的认识里,这私盐贩子就和亡命徒没什么区别。
当年学食品加工的时候,老师课上闲扯曾说过古代的盐政,对私盐相关特意提过几句,让朱达印象很深刻,因为古代盐政和现代区别巨大,闲时也专门了解过。
这个时代的官盐质次价高,某种意义上是朝廷官府征税的手段,城池之内或许还有官盐在,乡镇村落大体都是私盐了,因为盐货牵扯官府税利,查禁很严,同时因为这专卖和查禁,私人贩卖的利润也是不低。
虽说律法上贩运私盐一斤以上就是死罪,可真正主持贩运私盐的都是豪强,甚至有官吏的直接参与,这等事无非是大家分肥,心照不宣的灰色营生,只是跑单帮的倒霉,风险不大不小。
“......贩卖十斤以下的风险最大,说不准就被抓去杀头,百斤以上的就要看手段如何,这千斤的就是如何发财了......”当年老师的调侃记忆犹新。
想想向岳定期离开白堡村,李总旗又视而不见,货源什么的也很稳定,应当不是个跑单帮的小贩子,倒像是层层拿货分销的本村坐商。
现在的朱达能想明白这些关节,没什么见识的白堡村村民却未必,他们一方面吃着向岳贩运的私盐,一方面却觉得对方是个亡命徒,太接近了会有祸事上身,如果光是沙场余生的老卒,在大同这等边镇军区不会被那么畏惧。
这还解释了一个疑问,朱达和周青云接近后,对向家的生活标准很迷惑,做个猎户买卖皮货就能过得这么好?肉都自己吃了?朱达甚至都怀疑过对方是不是做些抢劫杀人的勾当。
推车那青壮汉子帮着把两个口袋搬下,这口袋里想必就是盐货了,朱达还注意到在独轮车上放着一口刀,这想必是有备无患的意思。
向岳向老汉盯着朱达,眉头皱起,开口就要说话,如此表情印证了朱达的判断,那天深聊几句之后,拜师的可能就断绝了。
正在这时候,却听到院门响动,向内打开,周青云笑着迎出来说道:“向伯,你回来了,八叔好啊!”
被叫做“八叔”的青壮对周青云点点头,周青云随即注意到朱达也在门口,他看看向伯,再看看那“八叔”,又看向朱达,眼珠一转,笑嘻嘻的说道:“向伯,八叔,朱达做饭可好吃了,我这几天都是跟着他搭伙,今天咱们一起吃午饭吧!”
这么一说,那推车的青壮还好,向岳却是诧异,在两个少年脸上扫了几眼,皱眉说句:“胡闹!”没说别的,拎起个口袋向院内走去,那八叔也是拎起一个跟上,周青云过来帮着拿刀,又对朱达催了句“快点进来!”
朱达愣了下,连忙快步进门,颇为感谢的对周青云点点头,对方还真够朋友,这是为自己创造机会了,
“院子里这么腥气。”向岳和那个八叔一进院子,就闻到味道不对,不怎么吃鱼的人对腥气格外敏感,向岳向老汉随即看到挂在架子上的几条鱼,立刻咆哮起来:“混账小子,我不在家,你闹翻天了!”
“向伯,八叔,这鱼可好吃了,比肉都不差!”周青云忙不迭的解释,听到这话,向岳和那八叔都是将信将疑的模样。
周青云在那里口沫横飞的解释,说朱达做得怎么好吃,周青云在这件事上也没道理去骗人,两个成人虽然不怎么信,但也没拦着朱达走近灶台。
“把饼子热一热,把肉脯和腌菜一并蒸了。”向岳向老汉简单叮嘱了句,看来还是不信朱达能把鱼做得好吃,但也懒得管了,反正鱼不好吃,用肉脯和腌菜下饭就是。
那边周青云笑着答应了,接下来直奔灶台,开始和朱达一起生火做饭,特意叮嘱了一句:“想要学武,就要看这顿饭了。”
朱达倒是没那么天真,不过这顿饭做得好吃些,可以让向老汉对自己有好感,这对拜师学艺更有好处,这周青云人真不错,但武技不能说靠谱,什么“罗汉六刀”,太儿戏了。
弄明白这向老汉的职业后,朱达在使用佐料上就“大方”了些许,私盐贩子家境小康,比起贫苦农户来可是好太多,没必要那么节省,炖鱼汤是为了节省材料多吃些,要说味道好,自然还是炒和烧,这次就用酱油来红烧。
做饭的时候,朱达想到一件事,自己做的这些事很像当年玩游戏,要通过这烹饪美食来增加向家老少对自己的好感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