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身在乱世更应如此。”
徐太历的这些话,肯定代表的不止是他一人,既然皇帝陛下默许了秦钟在锦衣卫与京卫指挥使司的特殊存在,那边代表朝堂也认可了这一方新的势力。
因为所有人会认为,秦钟的出现,是太子进入朝堂真正的第一步。
大明朝自皇帝陛下起,出了朝堂放眼民间,类似于徐太历的这种情绪相对而言十分的厚重,如今四海升平,内忧已定,是时候该去把以往无数年的仇恨了解掉。
北方的蛮子当年杀了不知道多少大明朝的边境子民,而那时候的边军还在庸国公府的把持之下,根本无心恋战,且战且退,把城外百姓和田地粮食拱手相让。
又有西齐从中作梗,让大明不知道吃了多少暗亏。
徐太历自知秦钟只要不死,必定会做出一番成就来,开口说道:“你要记住,一切为了陛下,为了大明。”
秦钟欠身行礼:“卑职记住了。”
虽然这种洗脑似的言语对于自己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但在直属上司面前,还是得装一下,不然大家面子上都过不去。
.......
金陵城外两百里处,金陵府衙门在这里设有驿站,专供来往官员歇息落脚,这天,驿站门口停了一队骑兵,过往商贾旅人一看便知,这是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铁血军人,他们故意没有擦掉铠甲上的血污,冷峻的面孔没有丝毫的情绪流露,骑在战马上,身姿提拔,手中长矛微微倾斜朝下,队伍中皇旗招展。
这等严明到冷酷的军人,放眼大明朝,也只有两位将军能够培养的出。
一位是霍明渡大将军,如今的定远侯爷麾下的镇南军。
而另一位,便是镇守北方十数年而未尝一败的陇国公麾下十五万龙骧铁骑。
而让驿站官员惊讶的是,从盔甲样式和手中兵器来看,这支由两百人组成的骑兵部队,竟然就是由大明两支闻名于世的铁军共同组成。
提前到来的鸿胪寺官员正在屋内与几位远道而来的贵人洽谈,驿站官员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珠,他想起前些时日带着捷报奔入皇城的骑兵,心中不禁得意,咱大明朝,不就是靠着这些大号儿郎,才能让西齐派了他们的殿下前来央求陛下归还国土,便急忙吩咐手下杂役,给将士们送上清水食物。
远远地,数驾华美的王撵在战马的拉动下缓缓驶来,原来这些骑兵实现为这些王撵开路。
骑兵们让开道路,候在两旁警戒。
前方王撵中走下一位身穿西齐官服的中年男人,显然这段旅程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消瘦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无比清明,气质非凡。
西齐大冢宰,未来板上钉钉的宰执大人。
看了眼严阵以待的大明骑兵,大冢宰来到后方那辆大红色的王撵,欠身恭敬说道:“殿下,我们到了。”
正替军士们端茶送水的驿站杂役们看清王撵中走下的人,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一双眼珠子直勾勾的望着那儿,怎么也不肯挪动地方。
王撵中走下的是位婀娜多姿的身影,她穿着一身鲜红的衣裙,剪裁得体,正好勾勒出完美的弧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眸,犹如一波秋水,轻泛涟漪,十分明亮,好似蕴含星辰,但却纯粹宁静。
正靠在坐骑旁啃着干粮的骑兵统领看了眼身边失态的驿站官员,也不去嘲讽,因为当初在边境接到眼前这位摄人心魄的女子时,即便是严明如龙骧铁骑与镇南军的骑兵们,都是纷纷感慨。
怪不得传闻那位公主殿下上阵杀敌时都已铁甲遮面,要是被战场上的将士瞅见了,那仗也不用打了,只要是愣神那一刻,命可就没了。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让这些百战不死的铁血军人动容,但这些骑兵们都跟随霍明渡将军进入过北齐国土,最后决战时刻,也与那位公主殿下打过照面,他们都知道,这是个带刺玫瑰。
不仅能扎伤你,还能要了你的命。
这位红衣女子,便是让大明君臣都记在心里的西齐公主殿下,宰父旻。
自霍明渡将军占领两镇后,西齐朝廷十分迅速的通过正式途径表达了和谈意向,在得到了准确答复之后,大冢宰与公主殿下便立刻起身,没有丝毫的停留,日夜兼程,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金陵城外。
一身红衣的宰父旻此刻脸上洋溢着笑容和期待,这位西齐第二尊贵的女人,此时此刻流露出的姿态,和寻常少女上街购买自己喜欢的胭脂时的模样,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