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到底还是被杨毅说服了,也不能说是说服,只是因为方瑜很清楚他劝阻不了小师弟的决定而已。
“扔钱就扔钱吧,备案那点儿元石,总比购买材料节省得多……”
有了这样的念头,方瑜也就不那么心疼了,商标和专利备案也就是抢个靠前位子而已,最多每年出个档案管理费,那点儿花销都比不上一颗聚气丹贵。
方瑜和杨毅说话的空档,二师兄张大石和三师兄闫涛就已经到了仓库,这会儿方瑜离开,张大石和闫涛这才有空隙和杨毅说话。
“小师弟,找我俩啥事儿?”
杨毅冲张大石和闫涛点点头,这俩师兄在炼器方面的资质不如白通,方瑜和杨子度,但比起外面那些散修也强出不少。
并且,在如今的杨毅看来,资质什么的并不是那么重要,有了杨毅的工坊霸主系统,只要他们肯学,就算是成长到炼器大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资质不行,也不可能对他们半点影响也没有,至少在成长时间方面,闫涛和张大石肯定是要比方瑜等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行。
“我这里有几份动力中枢外壳设计图,二师兄三师兄你们两个一直都是负责这方面的,所以我想让你们把设计图上的外壳弄几个样品出来……”
“动力中枢外壳设计图纸?哪儿来的?”
闫涛和张大石有些好奇,动力中枢的外壳虽然是五大部分里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但毕竟是动力中枢的一部分,并不是随便画画就能搞出设计图的。
动力中枢一般都是两气双输,所谓‘两气’,一个是指的是‘元气’,另一个指的就是‘气压’。
元液被转换成元气动力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热量,这些热量会烧掉动力中枢外壳内部的空气,产生非常可观,甚至不逊于元气动力的气压。
因此动力铭文板上除了要雕刻元力输出铭文之外,还要雕刻压力传输回路,因此一块铭文板上一般都是有两个动力输出口,用来输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气’。
最初始的动力是由‘阵盘’转换‘元液’的过程产生,然后经过‘阵基’储存到能够稳定输出的程度后,才能再度传入到铭文板上进行真正的动力传递。
阵基只能接受元气动力,因此阵盘过热烧掉空气产生的‘气压’,就只能交给第三阶段的‘铭文板’,因为到了第四阶段的符文槽之后,就已经是终端输出了。
因此一个好的动力中枢,除了要拥有一块优秀的‘铭文板’外,还要有一个足够坚固,并且能够加速气压传输的动力‘外壳’。
如果外壳不够结实,整个动力中枢随时都有可能‘嘭!’的一声爆掉,那是很容易闹出人命的。
如果动力外壳不具备加速气压传输的能力,单单依靠已经被占用了一半输出通道的铭文板,动力仓积蓄了太多热力和气压无法及时输出的话,中枢就会有直接爆炸的风险。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铭文板毕竟不是像阵基那样的专门用来储存动力的部件,它的主要功能只是动力能量的传递而已。
而且铭文板本身就担负着传输元气动力的任务,这就让铭文板根本无法全力抽取气压转换成动力,一旦动力外壳内的气压过大,动力中枢依然免不了‘嘭!’的一声的命运。
也因此,如果是不具备加速气压输送的动力外壳组装的动力中枢,在运行一定时间之后就必须停下来降温和释放内部气压,这是为了避免动力中枢过热时,强行运作而导致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
‘三林牌’动力中枢之所以这么丑陋,主要原因就是杨正林考虑到这个因素,为了让动力中枢能够运行的更持久,才进行的特殊设计。
杨正林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圆形是能够促进气压传输的,因此杨正林根据阵盘,阵基,铭文板和符文槽的大小,把动力中枢外壳设计成了鸡蛋一样的椭圆形。
整个动力中枢大约婴儿脑袋大小,重量方面因为全都是手工加上简陋设备辅助打造,每台动力中枢的重量并不固定,但大体都是在90到99斤浮动。
这个也是有形制限制的,那就是动力中枢本身的重量不能超过总动力输出的百分之一,一旦超过这种限制,就会直接影响总动力的输出。
那对一台动力中枢而言,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缺陷了,影响定价不说,还会大幅度削减客户的信任度。
杨正林为了促进‘气压’输出,又在鸡蛋壳上弄出了几十个大小不同的半圆,这就让整个动力中枢看着跟个肿瘤似的,怎看怎么觉得不舒服。
就这副能恶心死人的外观,那都是杨正林和闫涛,张大石等人折腾了一年多才研究出来的最佳设计。
所以,当杨毅一口气拿出两三份动力外壳设计图纸的时候,闫涛和张大石才会感到惊讶。
毕竟他们两个在十五个学徒里是最擅长动力外壳的,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设计一款动力外壳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