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书友“陌陌的看着我”成为本书第一粉丝和第一评论员,三山里成为本书票王,另外周推增加了6票,为了感谢各位,今天一定努力,保证两更。)
“皆以求道为本,实则各有所向。”扶苏对各家的评价还是偏向于正面,毕竟有旧时空对百家争鸣的向往。
李斯看了看他,似乎对他的回答有些失望,自从上次请立太子受挫之后,他就很希望自己的这个弟子快快成长起来,尤其是在政治上成熟起来。
“你说的不错,但却没有看透本质,平王东迁以来,所谓‘庶人不议’已经被‘处士横议’所取代,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李斯点评道,“正如你所说,各家各派著书立说都宣称自己是在追寻大道,看似在追求真理,可是凡是这么宣称的,没有一个不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
“儒墨法这三家经常发表和实践各种政治见解的学派不用说,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积极的在各国经营,通过门下弟子在各国朝堂上的影响兜售自己的政治学说。”
“我和韩非师从儒家不错,但是荀子继承孔丘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收徒办学并不要求弟子局限一隅,除了我和韩非这样被认为是法家之人的,荀师还有一个叫张苍的弟子却喜好各种杂学,尤其是在《九章》和《周髀》上,堪称大家,在工学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倒是与公子登对。在有教无类这方面荀师甚至比孔丘更加笃行。孔丘欺世盗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虽然宣称有教无类,可他弟子向他询问种田之事他竟然恼羞成怒,看不起农夫,呵呵,不过倒是他一贯的作风。”
扶苏听到这里有些目瞪口呆,李斯说的是旧时空那个“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吗?
“怎么你不信?”李斯看扶苏的表情,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么大反应。
“孔丘宣称仁,可是上任七天就杀了自己的对头少正卯,还冠以各种借口,我给你的儒家典籍中有记述,你没有注意吗?”说道这里已经开始有了责问的口气。
“弟子曾经读过这一段,但只在《荀子》一书中见过,其他书籍都不见记载,还以为是师祖他老人家托古而作,就没放在心上。”扶苏小心的解释道。
“这又不得不说儒家的另一个癖好,那就是篡改历史。你现在接触到的史书,还都是秦国史官记述,倒也还算是客观,以后碰到儒家的史书一定要小心。”李斯说道这里慎重的向扶苏告诫。
“自从孔丘之后,儒生惯用春秋笔法,凡是他们认为对的就会大书特书,他们认为不太好的,就会略去,甚至篡改。孔丘诛卯这事上,一些儒生觉得孔丘做的实在太丢人,故意省去不写,荀师若不是曾经游历鲁国,大概也不会知道这件事。”说到这里,李斯脸上写满了对儒生的不屑,倒是和韩非书中类似,“以后孔丘编订的《春秋》等史书,你看的时候可得小心,说不定就被儒生们编的故事给骗了。这种事情很多,比如说,儒家宣扬的圣者为王,更是一个天大的骗局。在儒生记述的历史中,上古先王总是圣明的,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