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找不到这样的入口。而且对方带的这个入城的道路明显只是一个小门,只能并行两个人。
甬道并不算长里面还有油灯照明,没走多久,就是一段略陡的楼梯。当看到自然光时耳边就听到了喧闹的声音。当拜住走出甬道的时候,眼前的景象直接看呆了拜住。
这堡垒内部面积不算大,但是也有个几亩地大小,此时却堆满了各种物资。腰粗的木材,很多工人头上冒着热气在据木材。还有很多女人拿着柴刀斧头之类的工具在处理成堆的箭干。城墙下边还有更多女人在编着箩筐和渔网之类的东西。
成排的铁匠炉足有六七个,炉中炉火正旺,边上的铁匠穿着皮围裙在铁匠炉边上敲敲打打。另外还有一些又木头搭建成的木塔,有绳子挂在上面,在吊拽什么。
这里的景象和蒙古大兵过境后的运城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倒是这一座小小的堡垒此时正是一片生机。拜住楞在了原地足有十多分钟的时间。
直到韩振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他才悠悠的回过神来,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让他看不透的年轻人。
“拜住老哥,你不该来的.....”
话虽不多但却让拜住如遭雷击,是啊,拜住从来都不是傻子,相反他还非常的聪明,只不过长时间的身居高位,很多事情的水到渠成让拜住考虑问题时很少自下向上去看。
拜住的到来,不单单是给自己添堵,也同样是给韩振汉找麻烦,连金家的玉生琴都知道舍粮食,积人望。他韩振汉当然也是要做的。而拜住的到来却给了韩振汉一个标签。那就是这东部堡垒的兄弟会和蒙古人有一腿。
但是拜住委屈啊,蒙古帝国的部队过境,给运城带来的损失,都是他这个城主苦心经营的。能留住这许多的男丁也是拜住拼了和当朝的实权人物闹的很不愉快才换来的。
只是因为自己是蒙古人,自己是统治者就要被百姓所仇视吗?答案是肯定的,平民百姓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会对统治者抱有不满的,尤其是在他们受到苦痛的时候。
更不用说蒙古帝国军队的禽兽行径,结果自然是拜住这个城主来买单。对民众负责是统治者的义务,享受民众的供奉赋税是统治者应得的回报。只是这赋税和责任比例的平衡之道就成了一个统治者最需要掌握的东西。
显然拜住此时忽略了这一点,运城,或者说整个平阳府境内现在的根本就没有这种平衡可言,如果不是蒙古帝国积威已久,百姓们又没有武器装备,不然这场民乱早就打到运城了。
“韩老弟,我也是没办法了,这民乱.....哎!你得救我啊!”
作为一个商人,拜住算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个统治者,拜住和他的祖先去比的话就成了弱鸡。或者说拜住就不适合做一个政治家。
但是偏偏他又十分的珍惜运城这个四运之地,北方的第一个商业之都。如果没有拜住,运城还真不一定能继续完成它南北转运商业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