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终通过梁范之前提出的建议。
要为火器监乃至将来火炮火药弹的人才谋划长远,几番斟酌,终于敲定细节。
绍兴三十年春,火器监进度过大半时,判火器监事辛次膺上“建火器监书院折”。
理由很是合理,造火器和火药需数年培养,连使用火器也需要细细操练,并且,在应用之时,更需算学,计算装药量和距离,没有足够基础,断然无法使用。
而且,不管太学还是府学州学,所培养学生都不可能派上用场。他们只是擅长四书五经,策问赋诗。
若是靠着对对联敌人对的吐血,或许能行。
汤思退对辛次膺所上奏折,十分谨慎,仔细思考数遍,找不到破绽,想来想去,没有反对。但是仍旧不甘心,自从发现安排辛次膺在火器监后,似乎是放任耗子回了米缸,他似乎是散发了第二春,不但容光焕发,更是行事神速。
陈康伯更是毫不犹豫赞成,作为辛次膺的坚实后盾,只要不是造反奏折,他无一例外通过。
至于赵构,直觉上感到其中有些地方不对,但是宰执们没有提出反对,他也就准了。
辛次膺动作极快,或者说是把早就准备好的名录送上来,学正是他自己,学录乃是陆游,监书库梁范,依旧是火器监那些人。
至于直讲和助教,是学院自己安排之事,无需报到中枢。
另两重要事项,便是设立火器试操队以及奖学金制。
试操队很易理解,毕竟军器监也常年设置试刀兵之人。至于奖学金制,汤思退看完后,惊为天人,究竟是怎样的脑瓜想出来主意。
富家子如是进学,需缴纳束脩。贫家子则免除。日后在院试中,名列前茅着,可退还学费,家贫者,可得奖学金。
如此巧妙制度,只怕那些无钱读书却又天纵奇才的贫家子,也能有条出路。
初见时,他和王纶一样,反对此事,毕竟会有更多人通过读书来抢他们后辈的路。
不过,等他细细想几遍,还是同意。作为贫家子,当年差些无书可读,那些和他背景接近之人,若有此类制度,只怕也不用在乡村之中做教书先生。
其实,汤思退有些不解,试操队或许要上奏,但奖学金这些事情,根本无需中枢批准,学院自行决定才是。
他哪里知道,这是梁范先把锅扔出去,以免搞的大,到时再想起来,他可不背。
全套流程走完,梁范要等的便是春去夏至时候,开始招生,按理说,秋日是最好时节,但他等不到,越早开始,便多一份胜算,将来在战阵上存活下来希望也会更大些。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沈蜇送来磁铁后,梁范吸走游离在其中的磁性氧化铁,再经过调整下料比例,总算得到无色玻璃。原本铁元素过多,绿色难以中和掉,在磁铁吸走铁屑后,终于成功!
至于大规模生产,梁范找不到合适人选,只能依旧交给魏郊完成。已经数项关键技术在他身上,但是梁范并不担心,毕竟历史上的魏郊,可是有着刚毅坚决的性格,与其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