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进棺材的忏悔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汪老汉知道自己这病,几十年了,能熬到现在不容易,也该知足了,到了七十三再想熬下去也不可能了,他不想再在这个世上待下去了,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活着也是白受罪。刚才把身后事也交待完了,在这世上他没什么事可做了,也没有用处了,活着尽是拖累别人。汪老汉现在不想活,只想死,惟一没有满足的愿望就是没能见到狗剩一眼,所以汪老汉对二儿子二狗精心编织的谎话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兴趣。咳。汪老汉叹口气说。你们孝顺俺知道,俺不给你们添麻烦了,这药俺不吃了,俺还是那句话,能照俺吩咐的话给俺了却心愿,就是你爹最大的孝心了。汪老汉用混浊的目光望着两个儿子,眼里盈满了甜而酸的泪。

    扑嗵一声,二狗跪在了床边,大狗也学着二狗的样子跪了下来。“爹,这药你一定要喝。”二狗说“爹,你要是不喝,俺就不起来了。爹,你不知道俺为了弄这个方子,费了多大的劲。爹,俺求求你,你就喝了吧。”二狗言真意切,声泪俱下,那份孝心真是感天动地。

    大狗也在旁边帮腔说,这药方怎么弄的不容易,药效怎么好,还举例说明谁谁吃了就好了,似乎这狗屎拌乌鸡血真的就是从神仙那里讨的方子,是密不示人的天下最好的方子了,能起死回生,能包治百病,能治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儿子的良苦用心,让汪老汉感到非常欣慰,汪老汉迷迷糊糊的觉得,这药要是不吃下去,反而对不起俩儿子了。为了儿子,也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能有人代替完成,汪老汉强打精神,在大狗的帮助下,倚在床头,将那碗灵丹妙药喝了下去。

    汪半仙汪三奶开的神奇药方不但没有能挽留住汪老汉,没有赶走狗剩的阴魂,反而加快了汪老汉西去的步伐,就在这天后半夜,汪老汉汪昌林没能等到孙子群星捎回的信儿,没能再见一次最想见的人狗剩,怀抱着沉甸甸的悔恨,走了,走得平平静静,去了应该去的地方。

    按照汪老汉的生前的愿望,大狗挖开了床下面的土地,果然找到一个陶瓷罐子,如爹所说的那种罐子,也如爹所说用水泥封了口,里面装的是啥东西,没有人猜得出,但肯定不是值钱的东西,这一点不会错。汪大狗抱着坛子晃了晃,空空的,轻飘飘的,似乎没有东西。这样一来,更让人对汪老汉生前的种种怪异行为猜测不透了,若说他糊涂,他对埋罐子的事怎么记得清清楚楚?若说他清醒,怎么老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和狗剩纠缠的胡言乱语?猜来猜去,谁也拿不准汪老汉葫芦里装的啥药,连能知阴阳的汪三奶也弄不明白呢,更何况这些凡人?看来,汪老汉出的谜只有让汪老汉自己破解了。

    汪老汉死了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了梨树坡人谈论的焦点,争论来争论去,谁也说服不了谁,没有一个统一定论,这也难怪,汪三奶汪半仙这一次也没料准失了手呢。汪老汉死了,关于汪老汉的话题慢慢被人淡忘了,梨树坡还是梨树坡,梨树坡人还像以前一样安安稳稳的生活着,就像75年那场大水一样,痛苦的记忆很快就从人们的生活中疏远,只是闲聊的时候,还有人偶尔提起汪昌林汪老汉和他那些糊里糊涂的事。汪老汉和梨树坡生活过的无数先人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中了。

    就在汪老汉几乎要从梨树坡人口头上消失的时候,汪昌林汪老汉再一次成了梨树坡人谈论最多最热烈的话题。狗剩的到来,又让人想起了汪老汉,以至于有人说,汪老汉比汪三奶还利害,汪三奶都看走了眼,汪老汉看得很准,狗剩活着是最好的证明,是对汪老汉胜过汪三奶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

    狗剩的确活着。

    狗剩又回到了梨树坡。

    狗剩是在汪老汉死了一年零七个月后回到梨树坡的。

    狗剩回到梨树坡时,全庄人没有一个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全庄任何一个人,是狗剩自己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才让人回忆起了几十年前曾经在梨树坡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一个人。见过狗剩的几个人共同仔仔细细翻来覆去端详了足足有十一分钟另加二十七秒,才从那张陌生脸盘上解读出记忆中的狗剩的模样,如阴阳先生看地势一样,不是谁都能看得了的,这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有狗剩的远亲,有邻居,他们考核的结果完全一致,是的,没错,这个陌生人是狗剩,千真万确是狗剩。

    狗剩回到梨树坡的消息像十一级半台风一样,眨眼间吹遍了梨树坡每一个旮旯,连茅厕也没放过,整个梨树坡震动了,能来的人都来了,屋里屋外、院里院外堆满了人,比省委书记来视察还激动人心。汪三奶没来,自从汪老汉去世后,汪三奶就不大出门了,很少有人看见过汪三奶。

    狗剩的归来,让整个梨树坡的人都相信汪老汉的胡言乱语了,不,当时看是胡言乱语,狗剩再现后,再也不是胡言乱语了,而是真话实话。汪三奶和梨坡所有人都说狗剩死了,唯独汪老汉说狗剩没死,无形之中,汪三奶和汪昌林谁更高明,不言而喻了,只是太可惜,汪老汉死了,要是不死,以后恐怕没有人来找汪三奶,都要改门找汪昌林了。可惜,太可惜了,以前怎么没有发现汪老汉的才能哩?

    有人急忙给汪家兄弟捎信。大狗二狗在城里一家建筑工地上打零工,得到信儿的大狗二狗根本不相信,还以为别人捉弄他们,直到捎信人把祖宗八辈都赌上了,弟兄俩才如梦初醒般愣了足足一支烟的工夫。在捎信人的再三催促下,弟兄俩才连三赶四奔了回来。大狗二狗没有食言,大狗二狗一见面就给狗剩跪了下来,嘭嘭嘭,弟兄俩每人给狗剩磕了三个头,算是完成了爹的遗愿,了却了爹的一件心事。汪老汉若是九泉有知,也该心满意足了吧?弟兄俩只磕头,没有说话,没有赔礼,因为他们不知道爹为什么要向狗剩赔礼,不知道爹错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该向狗剩说些什么道谦的话。

    狗剩不认识大狗二狗,两个人突然从人群里挤到面前跪下磕头时,狗剩弄得满头雾水,不知道咋办好,有人连忙向狗剩解释,狗剩依然听得糊里糊涂不明不白,这是从何说起,连他狗剩自己也弄不明白。

    大狗想起了爹临终前的遗言,拉起二狗去了汪老汉的墓地。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大狗二狗抱着酱色坛子回来了,当着众人面二狗把坛子砸碎。坛子里除了一个黑色塑料袋,其余什么也没有了。大家感到好奇,小心翼翼地抖开塑料袋,里面是包裹着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封,揭开信封,又发现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几张信纸。汪老汉不识字,这是全村人都知道的,怎么有信呢?谁也猜不透是怎么回事。大狗恭恭敬敬地将信递到狗剩手里,请狗剩过目。这时,大狗想起来了,大概是前年吧,爹让他用自行车驮住去过一次县城,到了县城爹把二狗支开了,说是要去看一个老朋友,大狗不放心,要陪他一起去,爹说啥也不让他陪,要他去电影院去商场逛一圈,中午来接他。当时大狗也没放到心上,就去录像厅消磨了几个小时,快中午时,接着爹就回去了。大狗也有些奇怪,既是老朋友了,怎么不留爹吃饭?到中午还走?大狗没问,也没细想。走到半路上,爹让大狗停下来,说是东西掉了,大狗扎好车子要去捡,爹不让,坚持自己去,大狗远远地看见爹手里拿的就是这个大牛皮纸信封。肯定是这个,说不定是爹请邮局门口的老先生代写的信吧。大狗想。

    信的确是老先生的代笔,因为信中的用词相当文雅,有一定的古文功底,绝非一般年轻人能写的。信的大意是这样的:75年8月7日夜,汪昌林被板桥跨坝下来的水冲走,也不知被冲走多远,眼看没有了力气,就要被淹死了,恰在这时,汪昌林被推到一棵树上,重重地撞了一下,汪昌林顺势抱树爬上去,才算保住命。这棵树不大,仅有腿肚子粗,被水流一冲,摇摇晃晃,时刻都有倒下去的危险。汪昌林胆战心惊的搂紧树,不敢松手,万一树被冲倒了,抱着树也能活命。随着水流不断冲击,树一高一低,一上一下,把汪昌林弄得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树下又被冲过来一个人,汪昌林紧张极了,在这样的滔天洪水中,只要能救命,每个人都会抓着不放的。汪昌林就怕别人上来,偏偏那人被冲到树边时就搂着上来了,一棵树承载一个人还勉强,现在又爬上一个人就受不住了,一旦树下这个人上来,他汪昌林就要重新被卷进水中,生死难料。为了活命,汪昌林顾不了那么多了,心头闪过一个恶毒计划。汪昌林朝下挪挪,站到下面一个树杈上,待水中的人往上爬时,伸出脚狠狠往下踢。第一脚没踢中,下面人发现了,哀求说,叔,别踢,俺不上了,俺抱着树喘口气就走。虽然看不见树下的人,但听声音,汪昌林听出来是同庄的狗剩。这时一个浪子打过来,树身倾斜得更很了,再不将下边的人赶走,两个人都要掉进水中,汪昌林顾不了下边是个孩子还是一个庄的乡亲了,汪昌林又使劲往下蹲了蹲,抽出一支脚,用了更大的力气朝下踹,只听狗剩哎呀一声,掉进了激流中,很快就没有声息了。这件事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连狗剩自己也不知道,只有汪昌林一个人知道。汪昌林的所作所为逃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活了下来。那一脚,让汪昌林保住了性命,也让汪昌林用后半生来为这一脚而忏悔。洪水过后,汪昌林倒也心安理得,生死攸关之际,谁不想活命哩?这大水中的一幕,汪昌林很快就忘记了,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年龄增长,这件事如汪昌林身体里的一颗肿瘤,一天天长大膨胀了,终于有一天,汪昌林受不了了,天天遭受着良心的谴责,吃不下睡不稳,神情恍惚,想去赔罪也没有地方,狗剩家人都死了,狗剩也死了;想找个人说说,心里好受些,却又没有勇气,汪昌林一天天变得孤独起来,极少去人多的地方,常常一个人发呆,时常作恶梦。还好,苍天给了汪昌林一个赎罪的机会,就是那次在天津见到狗剩,虽没有当面向狗剩谢罪,但狗剩毕竟还活着,多少减轻了汪昌林的负罪感。这件丧尽天良的事,汪昌林至死也没有勇气说出来,又不甘心昧着良心去见阎王,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个法子

    狗剩回想起来了,是有那么一回事,大水下来那天夜里,他被冲出梨树坡,好不容易摸到一棵树,刚想攀上去就被人踹了下去,这也难怪,谁不想从水中逃命哩,要不是今天提起,狗剩几乎就忘了,直到今天,狗剩也不知道是谁把他踢下树的。过去就过去了,别提了,谁也不怨就怨老天爷,要是不下那么大的雨,也不会有那档子事。

    狗剩轻轻一笑,把过去的遭遇看得很淡。并劝说大狗二狗,这事过去快三十年了,不必挂在心上,过去的就让他永远过去吧。这更让汪家兄弟感激涕零了,尤其是二狗,磕头赔礼本不情愿,只是代爹了却心愿而已,没想到人家狗剩会那么大度,从大都市回来见过世面的人就是不一样。二狗鼻子酸了。

    大家又问起狗剩这么多年怎么过的,狗剩说,他被大水冲到安徽后,被一家人收留,那家人无儿无女,待他像亲生一样,后来,养父来过一次,说是他家里人全死了,梨树坡没有一个亲人,狗剩就安心在那边生活了。后来考上天津一所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了天津,汪老汉在天津见到他那年,他还在上学哩。

    狗剩在大狗二狗的陪同下去了汪昌林的墓地,给他老人家烧了纸,送了阴钞,让他老人家好好在阴间生活,别再老想着过去的事。

    大狗二狗一听狗剩的劝说,慌忙又给狗剩跪下磕了三个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