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进棺材的忏悔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汪老汉在弥留之际,最想见的人不是儿子,也不是孙子,而是不亲不故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狗剩。

    汪老汉说,如能见上狗剩一眼,把心窝里话对狗剩说了,就会心甘情愿的死去,堂堂正正地离开人世,一辈子不会再有遗憾。

    汪老汉这个心愿令所有的人都吃惊,想不通。

    谁也弄不明白老汉会有这么个奇怪想法,而且这个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狗剩死了都快三十年了,就是活着也该有四十出头了吧。那一年狗剩被水冲走的时候,是十岁、十二岁还是十三岁,庄里人谁也说不准。真要是狗剩回来了,恐怕没有人能认出来。从十几岁的孩子一下子跳到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中间的变化有多大,可想而知了,恐怕是走对脸也没有人能认得出来。狗剩家里没人了,绝户了。那场大水过后,狗剩的家人就从梨树坡消失了。当然,绝户的不止狗剩一家人,还有几户人。可是汪老汉不想其他几家人,也不想在那场大水中死去的老伴,偏偏只想狗剩一个人,这就稀奇了。狗剩死的那年还是个孩子,庄里人对他没有太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狗剩长得什么样,没人能说清楚了。

    汪老汉临死前想见一见狗剩,这是老人最后的心愿了。人活一辈子图个啥?俗话说得好,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走,没有遗憾,也不枉来世上走一遭。汪老汉的俩儿子都很孝顺,要是其他的愿望,儿子想尽千方百计也得满足爹的要求。再说了,如果狗剩活着的话,不管他在天涯海角花多大的本钱,也要请他回来见爹一面,满足爹最后的心愿,不就这一次了吗,一辈子的最后一次了吗?娘在那场大水中淹死了,只剩下爹一个人,怪不容易的。大水过后,爹一直没有再娶亲,怕俩儿子和后娘合不来,生闲气。算起来爹从四十四岁孤身到现在,二十九年了。在这二十九年里,他老人家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把弟兄两人养活大,还给每人盖了三间房子,娶了媳妇,完全尽到了当爹的责任,做儿子的有啥理由不孝顺爹哩?但是,再孝顺也救不了爹的命,看着爹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想走又走不了的痛苦样子,弟兄俩心里难受。弟兄俩一面为爹准备后事,一面陪着爹走过人生的最后时光。爹这盏燃烧了七十三年的老油灯已经耗尽了油,着不下去,就要熄灭了,这时候再不陪他老人家,以后想陪也没机会了。

    狗剩,大叔对不住你呀,狗剩,大叔对不住你呀爹又在断断续续说胡话了,声音不大,话语也不清,只有大儿子大狗能听懂。爹这话真是胡话,爹有啥对不住狗剩哩?狗剩家和汪家一个在庄西头,一个在庄东头,平时不来往。梨树坡以汪姓和谭姓为主,狗剩家姓谭,汪家和谭家表面上没啥冲突,可也不和睦,暗地里叫着劲。狗剩和大狗大小差不多,按说是经常在一起玩耍的,但大狗记忆中没有和狗剩玩耍过的印象。不知道从哪辈子传下来的规矩,大人也没教,似乎受大一点的孩子的影响,一代一代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姓汪的孩子找姓汪的孩子玩,姓谭的孩子找姓谭的孩子玩,汪姓孩子和谭姓孩子极少来往。比爹小一辈的狗剩肯定和爹接触更少,要说谁对不住谁,那纯粹是瞎胡说。再说了,狗剩没死的时候还是个小孩,凭爹的老实相,绝不会做对不住狗剩的事吧。

    “爹,你醒醒,醒醒。”大狗握紧了爹的手说。三天前爹开始昏迷就翻来覆去说这几句话,爹一说这话,大狗心里就难受,一个七十多岁的人了,在临死之前对一个外姓孩子说对不起,这让作儿子的感情上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大狗想把爹唤醒,爹并不听儿子的呼唤,爹听阎王爷的,爹这几天和阎王爷打得火热,正在一步一步往阎王爷那边靠拢。汪老汉依然一句接一句的叫着狗剩的名字。“咳——”大狗长叹一声,望着爹痛苦不堪的样子,真想替爹受这份罪。

    其实,汪老汉昏迷的第一天,大狗就请教了庄里年纪最大的汪三奶了。汪三奶八十七岁了,身板还很硬朗,经过的事多,明白的事理也多。汪三奶用十分坚定的口气说,是狗剩家的老宅与你家的宅子有冲突,你家在东南,他家在西北,正好对角,那年大水是从西北往东南冲下来的,狗剩也是被大水往东南冲走的。狗剩从梨树坡走出去,路过的最后一家就是你家,回来时还要沿着冲走的方向返回,先经过的就是你家。大水过去快三十年了,你不是听说过一句老话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那是说鬼魂的,鬼魂飘忽不定,每过三十年就要挪挪地方。狗剩的魂离开咱梨树坡近三十年了,所以要回来,回到他原来的老宅去。你知道,鬼魂专拣身子弱的老年人和孩子附体,想脱成人,回到阳间。狗剩经过你家时,恰好你爹快不行了,就赖在你爹躯壳里不肯走,你爹和狗剩斗,想赶走狗剩那龟孙,可又干不过他,你爹斗败了,就向狗剩讨饶,一句一声狗剩俺对不住你,狗剩俺对不住你,你听见这句话以为你爹真的对不住狗剩哩,其实不是,是你爹被他斗败了,向狗剩那龟孙赔礼道歉哩。

    “噢——”大狗长叹一声,恍然大悟了,原来是这样呀,怪不得爹临走了,谁不想专想狗剩哩。大狗觉得汪三奶真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半仙,爹和狗剩的魂斗架,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凡人咋能看得出来?要不是汪三奶指点迷津,俺大狗做梦也想不到是这么回事。大狗在佩服汪三奶上面简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那,那有办法破嘛?”大狗诚惶诚恐地问。汪三奶闭着眼没说话,不知道是在想办法还是去那边秉报去了。过了好大一会才缓缓睁开眼,慢吞吞地说,大凡世间一切都有立有破,鬼魂也不例外,它有办法整治人,人也有办法整治它,要不怎么有和尚道士阴阳先生捉鬼驱鬼哩。“是,是,三奶说得对”大狗头点得捣蒜似的,想早点知道咋赶走狗剩那小子,心里急得如火燎,也得耐着性子听汪三奶云天雾地的侃。汪三奶又说了好些阴阳间的事,才终于说道出了破解的方法。汪三奶说,大狗哇,你去狗剩家老宅上烧把纸,祷告祷告,为狗剩指点回家的路。阴间一片漆黑,狗剩看不见路,有了引路灯,狗剩不迷了,就会从你爹的躯壳里出来,回到他家老宅。

    汪三奶的话被大狗奉若神明,金口玉言,千恩万谢后才迈出汪三奶的家门回家。得到灵丹妙药的汪大狗,兴冲冲的往家赶,心想,这次一定能把死鬼狗剩赶走,摆脱他小子的纠缠。

    回到家里,大狗迫不急待地叫二弟二狗去集上买香买烧纸,带着祭礼去狗剩老宅祷告。

    二狗对狗剩没有一点印象了,狗剩活着的时候,二狗还小,不过四岁的样子。四岁以前的事,二狗大都记不得了,对娘倒还有个模糊印象,至于狗剩嘛,连他长几个鼻孔都说不准。狗剩这个名字,二狗从来没有听说过,自从前天爹病了,嘴里老念叨狗剩长狗剩短的,二狗才知道庄里过去还有一个和哥差不多年龄的小孩叫狗剩。1975年8月份那场大水二狗是记得的,这是他四岁以前惟一记得最清的事。二狗隐隐约约记得是娘将他抱到一辆架子车上,架子车很小,娘怕架子车在水里翻跟头,没上车,娘双手抓着架子车把,身子浸在水里,守护着二狗。二狗还记得,自己拼命地哭,要跳下水扑到娘怀里。娘就哄他吓他说,别哭了,再哭老猫就来了。二狗不敢哭了,趴在架子车上,不眨眼地瞅着娘。老猫是流传在当地的一种专门吃小孩的鬼,关于老猫骇人听闻的故事很多,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大人们常常讲给孩子们听,专意吓唬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娘还不放心,就用绳子把二狗捆到架子车上,以防掉到水里。突然,一个浪子打过来,漫过架子车,漫过娘的头顶,哇一声,二狗嚎叫起来,闭着了眼睛,还喝了一大口水,等到二狗再次睁开眼睛时,娘没了踪影,从那以后,二狗再没见过娘。娘是为了救自己才死的呀。二狗常常自责,这一辈子也偿还不上娘对他的恩情了。更让二狗心中不安的,是娘死后连尸首也没个下落,想给娘烧张纸送些钱花也没地方,二狗只能把对娘的思念寄托在心中了。

    二狗没给娘烧过一张纸,心里有愧,现在让他给狗剩那狗杂种烧纸,二狗才不愿意呢,更不愿意为狗剩引路,狗剩算个什么东西,也配俺给他烧纸?大狗三番五次劝说,二狗才勉强愿意去。大狗说,不为别的,只为咱爹好不好?要不是为咱爹,别说你不愿去,俺也不愿去呀,你不是给他个死鬼烧纸,只当是给娘烧张纸吧,好不好?大狗给弟弟说话客气得很,不敢命令,他了解二狗,牛脾气上来了,谁也劝不住。二狗心里骂道,娘的,狗剩狗崽子,要不是为俺爹,俺说啥也不能为你烧纸呀,你个死鬼,俺们可不是给你烧纸下跪啊,俺是为俺爹,不是为你,哼,便宜了你小子,趴在佛爷脚面上的臭虫,倒让你个龟孙赚了大便宜了,呸,俺不是给你狗剩下跪,是给俺爹俺娘下跪。狗剩喃喃地嘟哝着出了门。

    二狗从集上回来时,天已经黑严了,二狗不敢耽搁,摸黑往梨树坡西北走去。狗剩家过去住的地方是庄子边沿,现在不是了,早被包围到中间了,二狗问了好几个上年纪的人,才打探到狗剩家老宅的大概位置。上年纪人都知道,狗剩家朝南大概二十步的样子,有一眼井。过去梨树坡人吃水都到这里挑,这眼井里的水甜,没有碱性,烧出来的水不结水垢。发大水那一年,水井被淤平了,庄里所有的房屋被推倒了,树被连根拔出,曾经遍布庄子四周的梨树没留下一棵,梨树坡只剩下一个庄名的空架子了。活下来的人就是凭这口被淤平的水井才找到庄子原来的位置。回到庄里的人在医疗队的带领下,重新掏挖那眼水井,喷撒消毒剂,那眼井又为梨树坡人服务了二十多年。这几年条件好了,嫌挑水麻烦,家家打了压水井,那眼井才渐渐淡出了视野。不过老人们都说,压出来的水没有那口井里的水甜。过去井旁有一个大场子,是庄里人的活动中心,有事没事,大人来这里坐坐,聊聊,小孩在附近玩耍,吃饭时端着碗跑半个庄子来这里闲聊,一顿饭能吃一两个钟头。谁来挑水了,有事没事也坐一会儿,凑凑趣,一挑子水挑到家要半天,老婆气得嘟哝说,挑趟水这么长时间,就是尿也尿一挑子了。女人嘟哝归嘟哝,汉子们挑水的时候还是一去半天。后来来这里人的少了,场子被人用做宅基地盖上了房子,井边慢慢长起了荒草,掩蔽了井口,怕孩子们掉进井里出事,有人就用石板将井口封死了。从此,那眼哺育了梨树坡人几百年的水井彻底走完了自己的路。

    二狗用步子丈量一下,才约略找到狗剩家老宅的位置,一户谭姓人家的猪圈。二狗向主人打了招呼,要借用一下他家的猪圈,那家人爽快答应了。虽然这不是一件吉利事,但汪老汉都快死了,谁还忍心和他计较呢,再说了,二狗的二杆子脾气他是知道的,要是不让二狗烧纸,闹起来,谁惹得起?汪谭二姓近二十几年来关系处得不错,自从大水之后,谭姓和汪姓人之间和好了,很少再有人讲究家族观念。残酷无情的灾难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在大水中,有汪姓人救谭姓人,也有谭姓人救汪姓人,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两个有着多年积怨的家族团结到了一起,并肩与洪水战斗。洪水过后,无人提起以前的不愉快,谈论更多的是在水中互相帮助,互相搭救的感人事迹。二狗跪在猪圈的围墙边沿,掏出香燃着,毕恭毕敬地插到地上,十分虔诚的样子。红红的香头火在漆黑的夜里格外耀眼,数个香头火汇聚成红通通一片,随着风的强弱而忽明忽暗,照亮了猪圈一角。猪对于二狗这位稀客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热情,相反,倒显得十分冷淡,二狗一出现,它们就不情愿地躲避到角落去了。二狗朝猪圈俯下身,毕恭毕敬跪下来,面向猪们嘣嘣嘣磕了三个头,很响亮的三个头,祷告说:“各路大仙在上,俺汪二狗在此为各位大仙磕头了,俺不求钱财,只求各位大仙看在俺一片诚心的面子上,别让那些小鬼小妖打扰俺爹,别让俺爹再受罪了,让俺爹走得顺顺当当。俺爹如果对各位大仙有所冒犯,俺替俺爹在此赔礼了,还让大仙多多包涵,高抬贵手,放俺爹一马,把狗剩引走,俺和俺哥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各路大仙的大恩大德。”嘣嘣嘣,祷告完二狗又对着猪磕了三个头,那态度那姿态虔诚得很,似乎猪就是各路大仙,猪能管住狗剩的阴魂,让他爹安安稳稳的上路。猪很高傲,猪对二狗的崇高礼仪并不领情,连礼节性的示意也没有,吭吭叽叽地撒了泡尿后躲闪到猪圈更深处去了。

    “吞儿”一声,猪圈的主人没敢笑出声,掩着嘴拧身进了屋。二狗这小子说得驴头不对马嘴,不不伦不类,倒是对他老子还挺孝顺。进了屋好一会,猪的主人还没把笑撵回肚子里去。

    二狗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了。二狗以为,为各路大仙上了香磕了头,大仙们一定会帮忙赶走小鬼狗剩,让爹清清净净地活着或者死去,少受些痛苦。二狗向大狗汇报了烧香许愿的经过,弟兄俩都想当然的认为这一下大功告成了,就像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请到自己的三间瓦房一样,哪方小鬼小妖也不敢来打扰爹了。弟兄俩兴奋得连晚饭也顾不上吃,守在爹的床边,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汪老汉再一次清醒了。这几天汪老汉忙得很,比大狗打零工的那家总经理还忙,马不停蹄地在阳间和阴间来回奔波,在阳间待一会儿,在阴间待一会儿,哪一方都想兼顾,哪一方都舍不下,哪一方也都想把他留下,汪老汉恨不能把一个身子劈成三半。大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些该死的小鬼把爹折腾成啥样子了,尽让爹活受罪,还不如让爹早点走好呢,起码让爹少受点罪。

    汪老汉醒过来也没忘记在那边和狗剩的瓜葛。汪老汉用蚊子哼哼般的虚弱声音问:“德呀,有狗剩的信了吗?”德是大狗的大号,汪老汉人快去那边了,还能准确记住这边人名字,不容易,更不简单。

    “正在找。”大狗垂下目光低声回答,不敢看爹那黄表纸一样黄的脸。大狗揣摩,到哪里去寻狗剩呀,只怕连狗剩的骨头也没处寻吧,在那场大水中被淹死的人,能寻回来尸首的没有几个,更何况是大水过后二十九年了,骨头都沤糟了吧。可这话又不能对爹说,只能搪塞。去西方极乐世界前,给他老人家一个满意回答,也算是对爹尽的最后一份孝心吧。

    “快,快,快找呀,爹等,等,等不及了。”汪老汉很有些遗憾了,生怕等不到那一刻。每个人来世上走一遭都不容易,年轻时是过一年少一年,中年是过一月少一月,到了老年,不是过年过月,是过天了,过一天少一天。对于汪老汉来说,是过时辰过分钟了,过一分钟就少一分钟了,说不定哪一会过去到那边就回不来了。汪老汉心里急呀,十万火急,比儿子二狗大狗还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