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寺庙建得又大又气派,可并非从来如此。
北魏是曾经发生过灭佛运动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逐渐发现战争和徭役中人力匮乏,大量青壮年遁入佛门以逃避本该属于他们的保家卫国的重任,佛教势力的迅猛发展也妨害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原本敬佛礼佛的太武帝接受了深信道教的崔浩的建议,诏令五十岁以下的沙门全部还俗,到后来,竟愈演愈烈,成为一场佛教的浩劫。
长安的沙门死绝,中原的经书佛像都被焚毁,举国无人敢言菩提之道。
这是很古早的日子里了,白马寺最著名的不是那未卜先知的妙僧,依然是白马驮经的典故,有一个容貌秀丽的姑娘来到金碧辉煌的禅院。
“女施主,”接待她的是一位中年僧人,眼袋很肿,额头有一块凸起,“上香还是讲经?”
“上香。”她穿着胡地的窄袖短裘,微笑着回答。
“好。”
她身旁随行的女孩悄声问道:“夫人耳朵上戴的是什么啊?”
“胡人的稀奇玩意儿,”她不好意思地说道,摸了摸自己的耳环,“叫耳环。”
“耳环,耳环,这名字真好听。”女孩喃喃道。
“儿还,儿欢,如果你有情郎,我送你一副戴。”姑娘轻笑。她的声音和她的腰肢一样绵软。女孩害羞地摇摇头。
中年僧人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不觉莞尔。
他喜欢佛道,也爱世间的烟火气,所以他选择来到洛阳的庙里做个小僧人,既可以潜心佛学,又能与俗世打交道。
“夫人,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看起来都行色匆匆的?”女孩望着周遭的佛像和络绎不绝的香客,低声问那姑娘。
姑娘正跪拜着一尊金像,没有答话。
后世流传,观世音有三千法相,其中一相曾帮助一个求子者送去孩子。菩萨本是男身,受汉文化影响逐渐女性化,“送子观音”的名头也渐渐比释迦牟尼还要响亮。
跪拜结束,女孩凑到姑娘身旁问:“夫人怀孕了?”她是个聪慧的孩子,虽然只有十岁,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可她学什么东西都很快。
姑娘嗔了她一眼,将手指抵到唇边,示意让她别说。
女孩闭上了嘴,但很快,她又叽叽喳喳起来,指指中年僧人额头上的凸块,露出疑怪的神情,并和姑娘分享了她的看法和意见。
“甜儿,不得无礼。”姑娘又瞪了女孩一眼,女孩只能吐吐舌头。中年僧人见状,走过去,和缓地说道:“不要紧的,小女孩嘛。”
叫“甜儿”的女孩见僧人走来,躲到了姑娘身后,僧人愣了愣,双手合十立在原地,不再上前,可脸上仍不露难色。
他是个风度仪态俱佳的人,如果不是额头的凸块和过深重的眼袋,他一定会是个美男子。
“大师,她怕生。”姑娘解释道,尽量不让僧人难堪。僧人微笑点头,没有再提此事,而是对姑娘说道:“施主要求儿子,便一定会有儿子的。”
“骗子。”甜儿突然冒出一句。这句“骗子”是对僧人说的,姑娘有些惊愕,刚想责备甜儿,却听见僧人问:“你为何说我是骗子呢?”
“我听别人说,那些推断生孩子是男是女的人都是骗子。”甜儿接口。
“‘别人’是什么人?”僧人又问。
“你不用管,反正夫人不会生儿子。”甜儿说不过,只能开始犟嘴。
姑娘斥道:“胡说。”可甜儿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引得周围人驻足观看。姑娘有些不知所措,只好望着僧人,僧人却蹲下身子,拭去甜儿的眼泪,柔声道:“明白了,你家夫人不会生儿子,会生女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