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要知道这个皮肉是曾经那个高僧死后形成的,关于他的故事你们也听过了吧”
方玉连忙抢先插了嘴:“是啊听郭凤郭中的父母说过,那是驱魂山村的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知道他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样呢”
“他最后被村民给遗弃了,这其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连我这个在阴间工作的人都不知道,因为有些事情是其他阴差保密的,我是那里的编辑有时候某些人的资料我还没有看到就给总编给拿去交给阎王了。”
方玉和沅天终于明白到事情的重点,现在先不去理会蜘蛛妖、高僧的事情了,先去不忘山洞窟找到太岁皮,然后救助志良要紧,此刻我已经消失了,因为在午夜12点又或者说是子时,到1点丑时,就一个钟的时间看到盘中死去的鬼魂,而且那鬼魂还要是你去过地府找他的,而凌方玉就是这样的一种人。毕竟她去过地府两次,两次都差点就到哪里拿火车票了。
说到时辰这个事情,哥们儿下面和大家分析一下: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说到时辰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包子的故事提及到:
包子是普通食品,时辰包子却是陕西渭南最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据新编渭南县志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渭南城就有了卖包子的,但因为质量不稳定,时卖时停。到了光绪二十九年,即公元一九零三年,出了个卖包子的名家,叫张儒坤,他的包子味道特别香美,远近驰名,以致供不应求,时辰一过,便买不到,这才由顾客口里传出“时辰包子”的名称来。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又出了个卖包子的名家,叫王德本,他的时辰包子,继承和发展了坤的传统,在操作技术和风味特色上,都超过了坤,人称“包子王”“气死坤”对饮食文化很有研究,又以书法见长的马树友老先生,在渭南住了六七十年,时辰包子的历史变迁,尽在他的视野之中,前些年,我特地向他请教,他说,张儒坤卖的包子,原也不叫时辰包子,人们只是说“坤的包子”
因为质量上乘,顾客盈门。这个坤便先一天下午在城南门外小桥上发签子,第二天黎明叫卖包子,领不到签子排不上号,便吃不上他的包子。坤的炉灶就设在包子舖门口,蒸笼是大高蒸笼,一层层架起,几乎到了屋顶,他半夜起来蒸包子,黎明开蒸笼,清早卖完,没签的,迟到的,通通无缘一饱口福。
这个坤,不多做,也不少做,不提前,也不推后,天天如此地做着他的包子生意,数十年如一日,赢得了很高的声望。“气死坤”王德本的手艺是从坤那里偷偷学来的。那时,坤和许多生意人一样,做包子的秘方不外传。
王德本和坤的徒弟是好朋友,便向这徒弟请教。但这徒弟也搞不清楚,坤对他一样保密。王德本便同这徒弟合计,从楼板缝里偷偷看坤的操作过程。王德本也是心灵手巧,几经琢磨,几经改进,终于做出了第二代好上加好的时辰包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的几十年间“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