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宁他该不用科举就能制举,这事谁都没法反驳。
范宁对这些人的心情,他也能理解。
就像后世高考,听到有人不用参加高考就能被名校录取,难免心里有不平衡。
所以范宁最近也不怎么去四门学,该上报的手续都以上报完毕。
他就好好呆在家里看看书,再去看看纸张作坊,就好得很。
不过,尽管范宁不参加科举,但是他也密切关注着这次考试。
其实不仅是范宁,长安城里只要是有读书认字的人聚集的地方,所谈论的,就是眼下的科举了。
比如xx州县过来的学子,在某个卜卦小摊算得,只要进入考场,能坐在西边第一间考房,他就能中举。
或者是某个学子花了大价钱,从某位有学之士手里,请他押题若干,在家备考。
押题这种事,古往今来,哪里都有。
更有甚至还开盘下注,赌注哪位名士押题押的最准。
这些试题也都漫天飞舞,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
范宁听了这些,就觉得挺熟悉挺亲切的。
正好他家就在光德坊。
就在西市旁边,客舍也多。
也就有很多学子入住。
范宁最近每天下午时候,也会去家旁边的林家客舍坐坐,叫上一桌吃喝,看看书顺便听别人聊天,也挺有意思。
这一天下午,范宁如平常一般,带着一本闲书去林家客舍,叫了一桌羊肉外加酒浆,一边吃喝一边看书。
此时客舍大厅内的十几张桌子,也都坐了个七八分满,而且都是学子。
现在他们正在拿在手里互相传看谈论的,是《进士登科记》。
“这可是我花了大价钱从别人那抄来的!”
这个微胖的学子得意的看着自己的书被人恭敬的传阅着。
范宁听了也不由得多看那人几眼。
这登科记,里面收集的是以前历次科举中第的进士的名录。
以大梁朝的传统,将这些内容收集成书,收藏放在家中,甚至摊开放在头顶,都有可能会对科考有助力。
这样的书是人人都想要的。
然而价格高昂又属于私人收集行为,所以很难得一见。
范宁有点好奇,便也询问着能够让他看看。
在场的人,大多都是学子。
见范宁也是一身学子打扮,手里也拿着书,又在这客舍里,自然都认为他也是来科考的学子之一,便将这书传给范宁。
范宁翻阅着,发现里面人名之下,还清楚写着中考的年份以及人物籍贯等小传信息。
是类似后世的人物汇编之类的书,连祖上三代信息都有,满有意思的。
范宁正在仔细翻阅,在这客舍中,便有熟人注意到范宁了。
其实也算不上熟人,只是四门学里的同窗而已。
这些人毕竟都是读书人,读书人的圈子本来就不大,家乡好友之类人来了,自然要小聚互通有无。
今天恰巧就有这么个王姓同窗,和范宁坐在这客舍里。
若是旁人,遇到范宁也就遇到,不会多说什么。
然而这王姓同窗,向来就记恨那些高管子弟,愤愤不平自己的出身。